他就完不明白這些字的意思了。
蘇先生曾經(jīng)講過詩律,所以李沐覺得這個兮字在這之中應(yīng)該沒有深意。那如果篇去掉兮字,李沐又看向了玉冊。“吉日辰良,穆將愉上皇。撫長劍玉珥,璆鏘鳴琳瑯。瑤席玉瑱,盍將把瓊芳;蕙肴蒸蘭藉,奠桂酒椒漿。揚枹拊鼓,疏緩節(jié)安歌,陳竽瑟浩倡。靈偃蹇姣服,芳菲菲滿堂;五音紛繁會,君欣欣樂康。”
李沐想了想,開始按照自己的理解,理會這些文字的意思。“良辰吉日,什么什么讓皇上開心。輕撫長劍和玉環(huán),什么什么在發(fā)出琳瑯聲響。坐在瑤席上喝酒,蒸好什么,祭奠桂花酒和紅椒汁。揚起錘頭抱起鼓,開始慢慢歌唱。其他的樂器一起演奏。什么穿著美麗的衣裳,滿堂都是芬芳。五音俱,你要安樂安康。”
“這個,是說宴會時的情形么?怎么感覺不太對勁?”李沐疑惑地自言自語。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理解,明顯是一知半解。不過,他并沒有任何氣餒。
《九歌訣》作為太一道武學(xué)總綱,自己若是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意味,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其他門派的武功秘笈還罷了,太一道可不單是一個門派,它更是一個教派。作為曾經(jīng)擁有國教地位的太一道,其武學(xué)之中,自然夾雜了許多相關(guān)道家信仰。
李沐現(xiàn)在所欠缺的,就是對道門相關(guān)的了解。這部分知識,他在武學(xué)院被顧霜華留下看書的時候,稍稍有些涉及。但是李沐從那里得到的知識,并不足以支持他來理解《九歌訣》。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是,對于某些專業(yè)的東西,若是不知其中三昧,可能讀上千遍,也不會讓其義自現(xiàn)。
李沐想了想,決定先瀏覽一遍再說。于是他接著往下看去。《東皇太一》篇之后,還有十篇。分別是《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按照一桑道人和岳葉楓的說法,九歌共十一篇,既可以看成一門武功的十一招,也可以看成十一門不同的功夫。可李沐看著看著,沒有絲毫頭緒。
他深吸了一口氣,伸手將玉冊翻了過來。因為一桑道人臨終前提及,在《九歌訣》背后,有瀛洲仙島,太一道宮的海圖。李沐玉冊翻到背面,但是他只看到一片與正面迥然不同的字跡。正面《九歌》十一篇,所有字跡都是極為工整,而背面的字,卻帶著幾分潦草和隨意。而且其中更為重要的是,背面的字跡,仿佛帶著某個人的個人風(fēng)格。每個字的最后一筆,都帶著幾分凌厲。
“長生之道,未必逍遙。分神之法,定須歷劫。今大道將隱,太一專法不可失。特刻于玉冊,傳于后人。”李沐讀到這里,身一震。
分神之法!
武學(xué)院顧霜華一生都在追求的法門。太一道真正的分神之法!
李沐還記得岳葉楓在一桑道人墓前所說的話。
顧霜華的分神之法,乃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法子。岳葉楓靠著那個方法,修煉出了法相四明王,威力巨大。但是他說,那并不是真正的方法。太一道真正的分神之法,可以讓人身負(fù)多項絕學(xué),修煉多個出神異相。每用一種武功,就可以動用一個出神異相加持。
這是何等可怖的力量!
“不過,岳居士不是說,這方法太一道也已經(jīng)失傳了么?”李沐忽然有些疑惑。“如果是刻在《九歌訣》背后的話,應(yīng)該不會失傳才對啊。”李沐帶著疑惑,繼續(xù)看了下去。然后,他臉上的疑惑,變成了驚訝。
因為這個分神之法,竟然是依照三魂七魄的理論,分神下去。三魂七魄,共十份,可以一一對應(yīng)《九歌訣》之中的十篇。至于為什么是十篇。背后的文字也特別做了解釋。它提到了《九歌》最后一篇——《禮魂》,這是需要領(lǐng)悟之后,才能使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