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可是馮嘯天他們卻根本不管這套,專挑老將軍的短處說,這件事是戰老將軍心中永遠的痛。平常誰都不敢提起,一個是怕他傷心,而另一個是怕暴怒中的他會失去理智。
因為當年五個兒子慘死始得戰老將軍性情大變,變得特別暴燥易怒一點小事都能讓他大發雷霆,甚至暴起殺人,平時在他手下待候的下人,基本上都死絕了,后來上來的新人,一個個也都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心會死在他手上。就這樣過了十年,直到宋國反攻的時候。一直打到了遼國境內,見到了遼國那些百姓,看到誰都感覺像殺子仇人,終于壓抑了十年的怒火爆發了。他開始屠城、瘋狂的殺人,所過之處,那是人畜不留。殺到手下的士兵都有些下不去手了,其中無辜慘死的百姓不計其數,就連一些幼兒,都不放。
這下子全大陸的國家都開始關注此事,甚至對宋國施加壓力,放話道:“如果再不治止戰長青的瘋狂行為,那么連合多國的剿殺行動就要落到宋國頭上”,嚇的當時的國王急發出二十道金牌命令他停止殺戮。
但戰長青接到命令時,已經屠了三座大城了。事后統計不算遼國士兵,光死的百姓,就有八十多萬,而要算上士兵,那這場戰爭死了不下一百萬人,也正是這次大戰。遼國元氣大傷,在其它國家的調解下,被迫和談。
過后,老將軍的氣順了,也有些后悔,不過人死不能復生,他也不屑于去道歉。而遼國本就很火大宋國的屠殺,見到兇手不但逍遙法外,更是不思悔改。這下子遼國對宋國更加恨之入骨,所以這幾年遼國一直都在招兵買馬,擴充軍備,就為了有一天能報仇雪恨。可想而知這兩國的仇怨有多深。
如今提起件事來.對于戰老將軍來說打擊也是非常致命的,縱然老將軍自認涵養還不錯,也被氣了個半死,差點噴出一口血來
只見戰老將軍滿臉血紅,就連雙眼也不例外,本來就滿臉皺紋的他頓時變的猙獰了起來,宋軍中有熟悉他,和他一起經過那場屠殺的將軍知道,這位”戰神”馬上就要變成“殺神”了。開始對這個無知的小子默哀,因為一會兒打起來,這老家伙一定會發瘋的,到時候,那小子肯定連個全尸都拼不齊了。
果然戰老將軍一股熱血上頭,就想沖上去,但是又在關鍵時刻冷靜了一下,到不是他消氣,而是一個年輕人從后面拉住了他,此人正是戰長青老將軍的孫子.戰子明.看著自己家族中最后的一位男丁,原來的怒火慢慢退去,冷靜下來后。他也想到,這分明就是激將法,要是自己傻呼呼的沖上去,恐怕就中計了。
想到了這,額頭上的冷汗都下來了,然后便是恐俱之心。心想這年輕人的心計到是很高深,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給氣成這樣,差點中了算計,想來日后,與此人為敵,那宋國將永無寧日。于是便打定主意,一有機會,定要除掉此人,這時候探馬還沒有回來,老將軍也無法下令,更不想和這個狡猾的小子多說什么.于是就退了回去,等待機會。
于此同時.馮嘯天也看到了這個年輕人,其實戰子明原本是想一起中殺過去,可是身后的眾位參軍卻讓他勸老將軍回來,以防中計。于是為了爺爺的安危.他也忍住了滿腔怒火去拉住了戰老將軍。
回來之后,戰老將軍還不忘夸獎一下戰子明,說他關鍵時刻,能沉著冷靜,日后必威大器,手下的眾人雖然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也不好拂了老將軍的面子,紛紛點頭稱是,這讓戰子明心里不禁一陣得意,畢竟他還年輕,被這么多人夸獎,要說不高興那是不可能的。
而對面的馮嘯天等人其實也不輕松,因為攻城的時候,馮嘯天為了趕時間,能快速的拿下要塞,所以親自出手,一馬當先來到要塞門前。然后就是一拳“轟”出。把城門打開一個缺口,憑借著他靈活身形和恐怖的實力,輕松的躲開了要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