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是我國十大古曲之一,雖然描述的是楚漢之爭的場景,但具體的創作時間,應該是在豎抱琵琶產生之后,也就是中晚唐以后,真正形成后世的演奏版本,甚至有可能在另一個曲藝發達的時代,明朝。
因為,里面大量的輪指撥弦的技巧,不是橫抱琵琶用撥子能夠彈奏出來的,需要一代代的音樂家不斷的摸索,雕琢,改進。
而李龜年演奏的這個版本,是經過了一千多年各代藝術家改進淬煉,傳至后世的非常完美的版本,它的彈奏技法方面,超越這個時代橫抱琵琶的n多個層次,足以讓李隆基這樣的愛樂人士,瞬間入迷。
如果奚琴,也就是二胡的演奏,讓他感覺到震驚的話。
那么,這種豎抱五弦琵琶的演奏,則是直接讓李隆基有種拜服的感覺。
因為,李龜年所彈奏出來的聲音,如珠玉落盤,雨打芭蕉一般的快速密集。
而它的整體旋律,意境,又渾然天成。
樂曲才剛剛過了前面一段,所有懂得樂曲的人,就都像李隆基一樣,產生了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
因為,它的每一個音符,如果都要用像這個時代的曲譜一般的文字記載下來的話,那么,至少要寫成一本幾萬言的厚書才行。
要知道,一本《毛詩》才三萬多字,一本《周禮》,才四萬多字而已。
正常人,要把曲譜理解到什么樣的境界,才能將這樣復雜的琵琶曲,這么快速,流暢的彈奏出來?
恐怕即便是已經有橫抱琵琶彈奏基礎的人,也要多長時間的學習才行,可這種豎抱琵琶,明明才造出來沒多久。
可見,李龜年,就是個天才,不僅在演奏方面是,作曲方面也是。
大家想透了這一點,就知道,在今天之后的一段時間之內,大家再想要聽到這樣的琵琶曲,不趕李龜年的場,可是不行的了。
一支曲子,一把樂器,一個人,能將場四五百人的神魂部抓住,這樣的表演境界,當世肯定是沒有第二人了。
候場的偏殿之中,被眾人用眼神逼退的武忠武信兩兄弟即便是不懂得多少樂曲,但是,通過門縫,看到大家如癡如醉,甚至停止了喝酒吃東西,伸長著脖子,就是為了聽清楚李龜年演奏出來的樂曲聲音的樣子,他們著急了。
就剛才的那個二胡表演,岐王李范就已經承諾了寫九支簽了,這首《十面埋伏》演奏完,還不知道會寫多少支簽呢!
要知道,黃幡綽的滑稽戲,可是拿了場差不多兩成的簽,而經過兩個階段的表演之后,現在所有人手中剩下的簽,加起來也就四成左右,如果李龜年拿的簽太多,他們的節目,可就沒有辦法超越黃幡綽,拿到魁首了。
而沒有拿魁首的機會,他們就無法將自己的節目送進宮,敬獻給皇帝,達成他們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弟,現在情況不妙,咱們怎么辦?”武忠壓低了聲音向武信問道。
這兩兄弟,一心想要重振武家,然而,武家的基因,似乎從來就只偏向女性,生出來的女兒,都聰明絕頂,兒子,卻個個都是勉強比弱智稍微好一些的庸才。
目前,武家兄弟,只是一個繼承了祖輩一些財富的土財主而已,要官沒官,要爵沒爵,在宮里的姐姐武婕妤,是他們唯一翻身的機會。
所以,為了推姐姐上位,他們可以說是不惜代價。
比武忠稍微精明一些的武信想了半響,也沒有想出一個辦法來,開口道,“目前看來,咱們只能等大廳里面的人幫忙了。”
所謂大廳里的人,便是之前將這些龜茲歌姬送給他們的錢氏兄弟。
連在場外的武氏兄弟,都感覺到了情況不妙,在場內的兩人,又怎么會感覺不到呢!
雙目微閉的錢泊君看似沉浸在李龜年演奏的樂曲之中,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