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剛煮出來的熱酒糟,喝一碗,身暖和。”
“糖餅,又酥又脆的糖餅。”
“今年的新棗,脆甜可口。”
“賣紙鳶嘍,彩鳳長尾紙鳶,好看又好放。”
“竹馬,搖床,有了它,哄孩子就不愁了······”
天還沒黑下來,各種叫賣聲就在兩市響起,很多人以前就是販夫走卒,很多則是以前并沒有做過生意,但覺得自己弄出來的東西能賣出錢的百姓。
對于這樣一些不會算賬的百姓,稅吏在攤位上收稅的時候,會提醒他們,慈善署有吏員專門負責幫忙解答他們經營上的問題,比如賬不會算,價格不好定等等,都可以詢問那些穿了吏員袍服,脖子上搭了紅巾的人,一時之間,原本這些在東西兩市做牙郎,還有昨天才到慈善署報到的裴家子弟,忙的是不可開交。
“你還讓人教這些百姓做生意?”帶著人在街上巡視的蘇颋有些詫異的看向李龜年道。
李龜年笑了笑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他這句話,語氣停頓的位置十分明顯,但是又讓蘇颋感覺十分別扭,因為,此前好像沒有人這么斷句的。
然而,蘇颋細細一想,又覺得這么斷句似乎很有道理。
老百姓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任由他們自己做。
老百姓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告訴他們怎么做。
看到那些將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賣出去了的百姓臉上的笑容,蘇颋更加覺得,孔圣人說的這句話,就應該這么理解才對。
“想來,明日朝堂上,再有人提起開放宵禁的時候,陛下就更加難以阻止了。”蘇颋畢竟是一個朝堂上的老江湖,很快就想通了這件事情帶來的政治意義。
而且,他隱隱的覺得,此事還不僅僅是開放宵禁這么簡單。
它還將會沖擊大唐現有的戶籍政策,而且,李隆基多半還會同意。
因為,他現階段,是個比較務實的皇帝,百姓們從事這些經營,不僅能夠為他們自己創造收益,也變相的加大了國家的產出。
過往的時候,到了秋收之后,百姓們可就沒事可干了,天天躲在屋里烤火,消耗柴炭糧食。
現在,他們可以做一些東西出來賣,把木頭,變成玩具,家具,把各種粗糙到難以下咽的糧食,變成美味的食品,這就是一種進步。
可別說什么百姓尚奢靡,國家的儲備就會被消耗掉。
不做這些美食,難道百姓們就不吃不喝了嗎?
他們照樣會吃會喝,消耗同樣是存在的,只要這些東西做出來,會讓百姓有更好的滿足感,只要是百姓們的內需,而不是向外流失,它其實就是良性的。
其實,李隆基和哥舒翰在御書房吃飯的時候,就大致想通了這一點,自己國內的百姓,奢不奢靡,對于國家來說,問題其實不大,因為,他們總是要靠華衣,美食,來滿足自己的。
一部分人因為奢靡的生活而變的貧窮了,就會有另一部分人因為他們的奢靡而變的富裕,朝廷在這個流通轉換的過程中,可以大量的收稅,去做一些政治,公共事業方面的事情。
相反,他們都不花錢,反而朝廷就收不到稅收,需要緊巴巴的過日子,沒有錢,啥事情都做不成。
所以,只要做好一些進出口管控,其實就可以放開讓百姓們愛吃吃,愛喝喝,愛玩玩。
李龜年不知道蘇颋的這么多心里活動,笑了笑道,“是好是壞,總得讓陛下親眼所見,才更加有說服力,如果是民意,陛下又何必阻止呢!”
蘇颋覺得李龜年說的很有道理,點了點頭道,“既然天下人都趨利,那朝廷以利趨之,也無不可。只是,凡事都要有個度,如果一個人占的利太多了,總是容易惹人眼紅的。”
“您話里有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