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龜年在三年之內想把這種顛覆性的東西鋪向國,那簡直是癡人說夢,光是這上千所學院的老師,或者醫院的醫師,都很難配齊。
所以,這一聲質疑,是滿朝文武不約而同的發出來的。
“李龜年,你可知道,君前無戲言。”李隆基面色很是認真的道。
李龜年忙解釋道,“臣有信心,只是臣個人的判斷,想要這些項目能夠真正實現,還得需要陛下和滿朝諸公的大力支持,臣只能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是完有可能做到的。”
“那好,朕就等著看那一天,如果你真能在三年之內將慈善署的各個項目推行到國,那么朕許你太常寺少卿之位。”李隆基給李龜年打了打氣道。
即便是三年之后,李龜年也才二十六歲,而這個年紀做到太常寺少卿的位置,只要后面不犯什么錯,論資排輩,怎么地,都能熬到三品宰相序列中去,所以,別看李隆基只是許了他一個太常寺少卿,幾乎就等于是許了他一個宰相的位置。
對于這種許官,李龜年是沒有什么感覺的,他只是想做些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官階幾何,封賞幾多,他并不太看重。
不過,他不看重,不代表李景伯不看重,聽到李隆基這個許諾,他渾身都打了個激靈,要是李龜年真的能做到,而他也能如愿到相位上走一朝的話,那么,他們邢州李氏就是連續三代都有宰相出的頂級世家了,與韋氏,杜氏,裴氏等齊平,就連史書上,也必定會留下重重一筆。
頓時,他心里已經開始盤算起來如何幫助李龜年完成任務,還別說,倒真讓他想到了一個點子,這個點子,還是出自李龜年在城搞的那個宣傳慈善演出的點子,開口向李隆基進言道,“陛下,此番與吐蕃交戰,正可借助太樂署的宣傳之利,號召百姓從軍戍邊,若是各州縣,能有如長安城這般鑼鼓喧天的宣講,應募者,必定如過江之鯽,供朝廷挑選。”
聞言,李隆基很少贊賞的看了一眼李景伯,這家伙,總算是出了一個靠譜的主意,又道,“李龜年你覺得如何?”
兒子能當著滿朝諸公,說否定老子嗎?
當然不能,在一個以孝為先的年代,即便是李龜年不愿意接這樣的差事,也必須得點頭接下。
更何況,這明顯是李隆基十分認可的一個計劃。
要說李龜年為什么不愿意朝廷大量征召青壯入伍參戰,還得說他對于戰爭的看法,在他的心里,吐蕃和大唐人,其實是一國人。大家召集越多的人去干仗,就會死越多的同胞,這是一件蠢事情,只可惜,他目前沒有辦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