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計劃,且他會將這個計劃告訴所有人,讓他們知曉其中利害關系,所謂開誠布公,便是如此。
可是,在四族大戰之時,文祖并沒有這樣做。
他好像是在
好像是在一個人孤軍奮戰!
他想要以一己之力來終結這場人世間的浩劫!
這不是典型的逞能么?
“或許,是另外一個原因。”
白彥的聲音忽的響起。
只聽他道,“妖魔大軍攻入元南平原,寂滅山谷與賀西走廊只要稍有差池,人族便將危在旦夕。”
“他要在與妖魔圣王對抗之時佯裝弱勢,這對人族而言無異于致命一擊。”
“一旦他都無法對抗妖魔圣王,人族何來希望可言?”
“所以他不能把這個計劃告訴我們,他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
白彥忽的有點同情殷明。
在他心里,沒有什么文祖,只有殷明。
“再有,當初武祖以一人之力幫助人族度過難關,而后卻又因為陰氣墜入鬼道,成為鬼祖。”
“如果他將這個計劃告知天下百姓,難保人族之中不會有人對他這個計劃心生猜疑。”
“在那時候,人族需要的不是猜疑,而是前所未有的團結一致。”
“所以,他不是不想開誠布公,而是他不能開誠布公。”
“他要做的事,是我們這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事。”
白彥不知什么時候變得多愁善感起來。
都說經歷過大風大浪之人容易思慮過憂,白彥并未思慮過憂,他只是有些感慨,為殷明感慨,也為人族感慨。
他不知道人類的這些惡性什么時候才會被治愈,也許永遠沒有被治愈的一天。
可是他卻期望著有那么一天。
有那么一天人類不再相互猜疑,不再相互擠兌,不再相互排斥。
有那么一天,人類能夠做到和平共處,能夠做到開誠布公的相互信任。
盡管他知道這一天是多么的遙遠。
可是他從殷明所做的一切中卻深深感受到了殷明對人類給予的無比厚望。
那是他身為文祖必須要留下的希望。
楊子銘,殷大帥聞言皆是點頭,白彥的這個解釋乃是最為恰當的解釋。
沒有什么比這個解釋能符合文祖的人設,也沒有什么解釋能比白彥所言更具說服力。
而且,他們也知道,如果再讓文祖選一次,文祖也依然會如此選擇,因為他們深深的知道文祖是多么的熱愛這個世界,多么熱愛這個世界里每一寸土地,以及這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只是,他已然逝去,成為一個記憶,一個可以成為標志的記憶。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