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大也坐著點頭:“就是。”
如今村長家是兩個屋子燒火燒炕。村長兒子韓東跟爺爺一個屋。
女兒就跟村長兩口子住,以前的時候也分開的,可如今條件不允許,不凍死就是好得了。
“是有事。”周志高就把之前想的說了。
“哎呀志高,你說到我心里了,我就這么想的么。只是你說這……咱們村里,也不是都能干活。這老的小的不少。你說這,到時候干了的咋算?沒干的又咋算嗎?”村長嘆氣。
“韓叔,我是這么想的。”蕭宸將水杯放在炕沿上笑了笑。
“如今跟以前是不一樣了,總歸是要有個集體意識的。不然這天氣下,單打獨斗的,誰家能熬過去?如今距離咱們以前開春的日子就還有四個月。可誰知道到了來年三四月能開春么?要是不能,那更長。時間久了,沒吃的,肯定是要等政府救濟的。那咱們不能等死呀。總要自救。”
“啊對,這娃說的對著呢,你繼續說。叔聽著。”村長道。
“我考慮,這過去村子里面不都有個工分制度之類的?不如用起來,當然改良是肯定需要的。比如這個開路,肯定不是一天能干完,也不是幾個人能干完。不如就叫各家出人,出不了人的,出糧食或者是別的。可以計分。到時候上面分下來的東西,可以由村里干部統一發放。除了基礎之外,就按照工分給這樣行不行?要是這個如今不好說,那就簡單定出人的出人,出物的出物。”
“嗯,這么也行。”村長點了個頭:“社會主義這些年,怕是人們一時不適應。不過你說的對,總要先或者了。”
“他年輕娃娃,又是外頭回來的,不懂的多。”周志高笑呵呵的:“反正就這,路不通,車就進不來。就沒人救濟。除非家里一點辦法都沒有的人家,不然就出人出力出東西。如今錢沒用,自然要出糧食。”
“到時候就按照誰家干活誰家分口糧算。”
“嗯,這事行。這樣,我回頭找一找那幾個人算計算計。能行咱們叫村里人開個會。就開始干。”村長道。
周志高家兩個人到底還是沒吃飯,還是那句話,誰家也不容易。
他們走后,韓梅看了好久。
“看上人家了?你比人家柳芽好看?有文化?”她哥韓東笑話她。
論在末世種田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