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肯定能教的了孩子們!”
“好。”蕭宸點頭。
走遠了,王琴問:“這事,村里能答應?”
“應該會答應,孩子不少,難不成以后都不念書了?如今人的思想還是不一樣的。”柳芽道。
“倒也是,要是咱家有個七八歲十來歲的,估計也是要叫念書的。”王琴道。
大家又走了走,用一桶色拉油換了不少調料,心滿意足回家了。
回來的早午飯也能吃上,說了這位張老先生的事,周志高說下午去跟村長說。
村長聽了沒意見,他家是沒小孩,但是親戚家好幾個呢。
村里確實不少蘿卜頭。
后來跟村里人一說,大多數是同意的,一聽是個孤老頭帶個小女娃,大家沒什么防備心。
又說只管了這倆人吃喝就行了,那還有啥,孤老頭和小姑娘能吃幾口飯?
村里本來就有個學校呢,只是只有小學也沒幾個孩子就是了。
不同意的多半是家里沒有孩子的,不過少數服從多數,不同意也不行。
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樣的,不可能大家都贊同。
主要是眼下養這一老一小的糧食不用村里出,是部隊來送物資的時候扣下一部分就可以。
還有一點是,老頭雖然老,但是是個文化人啊,村里多少還是需要的。
這也是村長沒猶豫就點頭的原因。
晚上蕭宸給自己剪指甲笑道:“咱們村長雖然沒讀多少書,不過是個有遠見的人。”
柳芽點頭:“以前我不在家,沒怎么留意過,確實。村長眼光長遠呢。”
“嗨,要是沒本事,能這么服人?你倆都服了,村里人還能不服?”馬芬笑道。
“我倆也沒多厲害。”蕭宸謙虛。
“你倆還是厲害的,就這么干吧,想干啥干啥,地里活不用你們愁,這不是,都種上了。長不長就看老天爺吧。”周志高喝著水笑呵呵的。
守著那幾畝地有啥出息,就算是世道亂了,有本事的人也有出路。
他眼里,閨女女婿就是有本事的人。
“對了,咱家小雞孵了十一只。”周靜道。
“怎么才十一只?”柳芽道:“不是十五個蛋?”
“畢竟是冷成那樣,沒保存好吧。一窩里有三個死蛋。一窩一個。”馬芬道。
這就不是小母雞沒孵好,人家一窩能壓十來個呢,這就是蛋有問題了。所以沒孵出來。
“十一個也不錯了,三十七只呢,陸續殺陸續孵吧。”柳芽道。
論在末世種田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