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劍閣。
桌案上密密麻麻寫著筆記劍招的宣紙被他擱置在一邊,周傾精神抖擻的伏在桌上,捧著記載辛子劍法的古卷,眸色深深,懸在空白宣紙上的筆始終沒有落下。
立劍閣中的每一部劍法都是古劍客中佼佼者遺留下的足以傳世的頂尖劍法,任何一部拿出城外都可令萬千江湖劍客心馳神往,奉為神典。
可當這些出類拔萃的劍法放到辛子劍法前,卻如瑩瑩之火難勝日月。
周傾記過的典籍數量絕對不少,每看過一部,他都能夠獲得些許心得感悟,從而將之記錄在筆頭,加以匯總整合成為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
唯獨這一卷辛子劍法,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在他拿到這卷辛子劍法后已然視若珍寶的看了一整日,其上的招式,人形圖,內氣運轉路線,劍訣乃至每一個小字,他早就看了千遍萬遍。
令他震驚的是當他闔上古卷后,其間的一切內容便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部忘卻,就連九牛之毛冰山之角也并未留下。
更匪夷所思的是,這整整二十九記劍招和他所記憶的無數劍法相比,根本找尋不到任何的相似共通之處,也沒有獲得能付諸筆下的半點感悟,就仿佛所有的劍招根本不屬于這個世界一般。
所謂,天下大道,殊途同歸。
辛子的道另辟蹊徑,仿佛置身于大道之外。這一點,他想不明白,亙古不變的道為何就在一卷辛子劍法之上就發生了改變呢……
經過長久的思考,他依然沒有想到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停筆沉吟片刻,余光瞥見旁側的書架,靈光乍現。
他飛快起身,三兩步奔到一座還未開始閱讀的書架前,手中緊緊抓著古卷,眼神在書架上的每一部典籍的書脊上掃過一遍,目光慎重的轉回古卷上。
指尖劃過卷上略有些褪色的文字,呼吸漸漸加重,慢慢呼出一口濁氣,再抬起頭,眸中竟閃過了明朗之色。
“這是……”
話音戛然而止,整座立劍峰倏然間被一股彌天浪濤包裹,趙衛晗的一句“我之道,不應天之道”仿佛神來之筆驟然點醒了他。
眼中明朗直轉了然,自言自語道“這遍及每一部典籍石刻古卷的神秘靈氣,莫非是道家心法中所述主氣之上的力量……”
“莫非和師父從前提過的‘天之道’有關?”
“辛子劍法卷上也有這種無形的神秘靈氣,其濃度似乎要比此間書籍之上要渾厚許多……”
“由此推知,辛子劍法應是辛子圣躋身于‘天之道’后才創造出來的劍法,故而與同屬‘人之道’的劍法有大相徑庭之處,‘靈氣’更為純粹凝實。”
“那么……為何閣內典籍上會有‘靈氣’存在且能被我吸收呢?”
當他把自己能夠了解的諸多線索層層剝繭深析之后,一個聽上去極為合理也最符合現實的答案便浮現在了腦海之中。
“通讀三萬典籍是為了讓我嘗試領悟萬般劍,同時吸收這些‘靈氣’?”
心中念起自己閉關前老人和掃雪客的一番話語,他終于肯定了這個答案,心中頓時大喜過望。
“換而言之,這些靈氣能夠助我補虛?”
窗外忽地響起一聲輕笑,周傾心道窗外有人,無聲無息地小跑兩步,驀地探手推開窗扇。
窗外空蕩蕩,毫無人跡,峰頂寒風潮水涌入,貫透身,血液仿佛在此刻停止了流動,心跳也隨之減了一拍。
眼睛下視,駭然發現脖頸處,停著一柄幽森泛光的淺藍劍鋒。
咫尺之遙的劍意,令脖頸處的肌肉微微發痛,輕輕戰栗。后心幾乎瞬間就被冷汗打濕,強自按下一口氣,讓自己重歸鎮定。
心念電轉。
若是對方想殺我……就憑其輕易潛至窗外的實力,只怕我已送了命,此地是探雪城,對方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