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鹿城作為直面稠云州關口的第一個座城池,自然也是中土十城防線的伊始。
故而攻克太鹿城,乃是聯軍破開中土的重要一戰。
領著大軍出云東入得中土的太叔離按照一早與姜谷莊商量好的計策,早早地探清了太鹿城的虛實。
在知道太鹿城守城甲僅有五千而背后護衛三城的雛營三衛也就只有三萬之數后,他便是微微松了一口氣。
本來以為姜谷莊讓自己自稠云關出兵是擺了自己一道,給了自己一條難行之道,而他自己選的乃是輕松之途。
可出關之后,他派探馬詳細打探。
確認了自己所要面對的太鹿城駐軍比姜谷莊所要面對的襲安城駐軍數量要少,而且雙方駐軍都是靠著雛營三衛作為馳援后,心中不免有些訝然。
姜谷莊對于自己這個外來之將竟然沒有半分排斥的態度……
他換位思考了一下,假如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上,自己的選擇一定是擇一條駐軍更多守衛更加森嚴的路徑給對方,從而趁機消耗對方的兵力。
好在日后與對方為敵時,減輕應對負擔。
可姜谷莊給出的選擇卻截然相反……
雖然五千和六千之間的差距在坐擁數以四十倍之重兵的太叔離看來區別并不大,但這小小的一件事就能透露出隱藏在姜谷莊背后的容人之量。
身當大將而不拘小節,敢冒他人不冒之險,著實大丈夫也。
心中對之的評價不由再度提上幾分,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曲晉帝將如此人才收納入麾下效命。
只不過現在的他還不知道,做過數十年詳細籌謀的姜谷莊給他的這條看似輕松的逼取帝都之道,究竟會有多么艱難。
事后太叔離以及背后時時旁觀暗有疑心的有缺老道才猛然醒悟,是自己低估了姜谷莊,這才被姜谷莊坑了大大的一遭。
攻太鹿之難,難于上青天。
……
歷史的巨輪緩緩轉動,標記著這一年的這一日,孤帝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這一日,姜谷莊兵行至襲安。
這一日,太叔離軍臨太鹿城。
也是這一日,內氣深厚,實力已達四重第三步的今代儒祖公管隨卿,微喘粗氣的停住腳步。
他仰起頭來,眼神落在城門上方正中的寬大匾額之上。
那匾上的字跡,刀劈斧剁一般齊,橫豎皆有力,氣勢仿佛穿透時間的桎梏直傳入眼。
初代儒祖公管清棠親手所書,“元京”兩個大字。
昶州距此即便是紅淵馬也得五六日路程。
可他卻硬生生憑著自己一手當世頂尖的輕身功夫,只用了四日五夜就到了目的地。
在天光微綻的清晨時,終于是內氣空空遍體汗潮的站在了帝都西玄景門前。
早就易容改貌,換了普通老百姓衣衫的他,一路沿著人煙稀少的捷徑小道飛馳,所幸一路上基本上沒有人注意到他。
畢竟他速度達到極致時,尋常人的肉眼也只能看到一道鴻光閃過,除了和他實力相差無多的人才可能勉強捕捉到他的身影。
可普天之下實力能夠達到他這個地步的人又能有幾個?
像上次攔堵住他前路的韓嘗宮那般的人物,又豈會在荒野隨意碰見。
故而這一路上,他避離官道主路高城大戶,避離各方暗探諜哨,只走小道,夜宿荒野,亦或是不舍晝夜的趕路。
幾日下來確實真的并未掀起半點波瀾就順利抵達了元京。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無論憑著自己一人之力,究竟能否在帝都攪弄一場風云,他至少已經在沒有被任何人注意的情況下來到了這里。
身在帝都的姜碩不會想到自己敢孤身入帝都,以飛蛾之身撲向烈焰。
那么遠在滄北和進兵中土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