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眾人如何議論,即將比劍的兩人已經站在場間。
寧白峰實際上對嵇念并不熟悉,嚴格意義上來說,兩人也只見過三次面,第一次是在劍谷,第二次在闞閱城。
今天是第三次。
然而僅僅只是見過三次面,兩人就成了敵人。
世事無常,莫過于此。
造成這個局面的,除了劍爭,還有一個活了無數年的老怪物,此時正隱藏暗中,還不知有沒有在看著這邊。
既然互相之間不熟,那便沒什么好敘舊的。
畢竟嵇念不是呂素煙,不是那個老怪物送來的一封會說話信。
甚至很有可能,嵇念是被送過來的一柄劍。
一柄用來殺寧白峰的劍。
劍本無聲,但出鞘時卻有劍鳴。
寧白峰輕喝一聲,如長劍出鞘時的劍鳴一般清脆。
“請指教!”
嵇念其實一直都是個很冷漠的人。
像劍一樣冷漠。
這一點,或許是因為通明劍體。
畢竟越親近于劍,對劍的親和度越高,人本就越來越像劍。
曾經的裴千山以為,嵇念的眼里只有她自己,但實際上,自嵇念第一次握住劍柄的那一刻起,她的眼里只有劍。
而現在,她逐漸在成為一柄劍,一柄握在別人手里的殺人之劍。
劍體本修長,其勢干脆利落。
所以在寧白峰喊出那聲請指教的時候,嵇念極為干脆利落的左手劍指一揮。
鏘鏘鏘鏘!!!
一連串密集的利劍出鞘聲,響徹山頂。
嵇念右手握住的劍鞘里,沖出的劍不止一柄,一劍跟隨著一劍沖出,仿佛無窮無盡。
轉瞬間,整座主峰頂上,已經布滿利劍。
長劍懸空,劍鋒如林。
場外涼亭間。
劍律邢臺看著那柄劍鞘,眼神微動。
萬劍石林以劍多聞名于世,凡是獲得尋劍徒之稱門人弟子,下山游歷時都會尋找看得上眼的劍,然后帶回石林。
既然尋劍,自然就有裝劍之物。
常見的就有劍匣、劍簍、劍袋、劍葫等等。
在劍林里,按照裝劍的多少,這些裝劍養劍之物照樣分個三六九等。
而此時嵇念手中握住的劍鞘,便是最高一等。
名為歸宗。
邢臺沒有想到,青林試劍之后,嵇念獲得隨守劍人修行的資格后,居然會被賜予歸宗。
這讓他都有些感到意外。
因為歸宗這種重寶,從古傳至今,數量已經寥寥無幾。
哪怕是為劍律,邢臺一樣都不曾獲得過一柄歸宗。
足可見這件法寶的貴重。
很多時候,越貴重的法寶,威力也越強大。
更何況,嵇念已經突破至劍丸境,再配上歸宗,在邢臺看來,這個被劍閣里的那位賜予劍宗首徒之名的青年,沒有獲勝的希望。
若說先前天君邱辭與袁尚的話,只是讓眾人心里惴惴,那么嵇念出劍之后,這種感覺已經全部消失。
因為,在看到滿天利劍林立的震撼畫面之后,沒有人覺得寧白峰還能贏。
或許被斬成泥才是他最后的結局。
看著滿天利劍,寧白峰仿佛又回到當初第一次踏進劍谷看到的畫面。
現在的景,與那時何其相似。
眨眼間,滿天利劍,如暴雨般傾瀉而下。
寧白峰當即低頭,竹笠遮住臉龐,右手握在素問劍柄上,形拉出一道殘影,沖向遠處的嵇念。
這樣的景,十足的像是江湖劍客對陣山上劍修。
畢竟嵇念一指之下萬劍齊出,更顯劍修風范。
反觀寧白峰,一青衣斗笠,腰挎竹劍,與那些市井街頭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