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唏律律的停在城門口不遠處。
寧白峰跳下馬車,付完車錢,抬頭看看前方的江水郡城。
城門巍峨,高逾數十丈。門洞三條,直通城內大街。城門口繁忙若集市,但卻不混亂,進城出城,井然有序。
舉頭四望,一座涼亭引起了寧白峰的注意,涼亭不大,孤零零的立在大路不遠處的矮草叢里,路邊行人來往,卻沒誰看他一眼。
吸引寧白峰的準確來講其實不是涼亭,而是涼亭里的一張桌子,和坐在桌子后邊的讀書人。
之所以對那張桌子感興趣,是因為寧白峰見過類似的桌子,地點就在進東林集市的木屋前。那一天也有人坐在桌子后面,粗俗的動作和言語,遠不及這位坐在桌子后面看書之人有風度。
有過進東林集市的經歷,寧白峰也不打算進城后沒頭蒼蠅一樣的亂問亂找,既然這里有現成的,不去問問,豈不是辜負了涼亭上的牌匾。
問道,這就是涼亭上牌匾上書的大字。
這兩個字在寧白峰看來其實很有意思,修行證道,能問的無非就是登天之道和長生之道。而放在這里的兩個字,自然不能問到道的真意,那么只能是去江水郡城里那座仙家渡口的道。
寧白峰走上涼亭的的一瞬間,一股水波蕩漾在身上。這讓他立即就明白,不是路邊行人不看涼亭,而是根本就看不見。涼亭四周肯定有什么陣法禁制,阻隔了世俗之人的眼光。
涼亭木桌子后邊的讀書人放下手中書本,露出一張清秀的臉龐,年齡不大,約莫在二十多歲左右。
讀書之人見有人走進涼亭,笑問道“朋友可是來看映月湖花卉大展的么?”
寧白峰一愣,疑惑道“花卉大展?”
讀書人也是愣住了,這個時候來這江水郡城,還有不知道映月湖花卉大展的,那來映月湖干什么。
寧白峰問道“這映月湖不是秘境渡口么,怎么是花卉大展?”
讀書人這才明白面前人的來意,敢情是來渡口坐船的。讀書人笑道“原來是要去渡口的,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最近映月湖籌辦三十年一次的花卉大展,附近各國的修行仙家都會來此看花買花,渡船也要等到花卉大展結束才會。”
寧白峰沒有一皺,離洲圖志只是說過這映月湖秘境是名為映月湖的門派山門所在地,就在這江水郡城里的映月湖上,卻沒說過有什么花卉大展。
若是要坐渡船離開,那還得等到花展之后,這就有些麻煩了,“不知這花卉大展何時結束。”
讀書人笑道“這眼下年節將至,花卉大展會在臘八的前一天結束,畢竟也要給別人留些時間回去過個年。”
寧白峰這才舒口氣,眼下距離臘八不過四天時間,等一等也是無妨,順便看看花展,就當開開眼界。
走出涼亭的寧白峰掂量著手里的玉牌子,一臉憤憤不平之色,進個映月湖竟然要十枚折背錢,比那禁外集貴了可不是一點半點,要知道那可是十枚折背錢,不是十枚銅板。
雖說現在他有很多錢,但十枚折背錢可也不是
個小數目,換成銀子能在桌子上堆成一座小山。
沒辦法,老道士說過,該花就花,沒錢的時候大不了多跑兩趟仙府遺址,山水秘地,反正他就是這么過來的。
老道士無門無派,就連那萬壽山,還是他修行有成,回鄉緬懷過往的時候,渦陽國皇帝想抱著他這個金丹地仙的大腿,厚著臉皮送給他的。本著聊勝于無心態,老道士收下后就沒怎么管,該云游還是云游,只不過是累了的時候,就回萬壽山打打坐。
熬了幾百年修到地仙,就是靠著往這個秘地跑跑,那個遺址鉆鉆,換來的修行資本。
這也是他們這些山澤野修散修的生存之道,跟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