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喘不過氣來,站在底下的寧白峰瞬間覺得渺小的如同螞蟻一般。
鵬鳥站到平臺中央,收起遮天蔽日的翅膀,低頭俯瞰著山頂,然后仰頭一聲驚天長鳴。
聲傳百里。
平臺上緩緩升起四根極其粗大的柱子,穿過鵬鳥翅膀的間隙,只聽得四道震耳欲聾的咔嚓聲。
鵬鳥背上背負的那座山頭被四根石柱支撐住后,巨大的鵬鳥如同被解放一般,鉆出石柱,騰身而起,再次長鳴后,撞破云海砸向海面。
“轟”
極其驚人的海浪聲形成氣浪,將臨海滄浪山周圍的云海清掃一空。鵬鳥入海后不斷翻騰,顯然是極其高興,但卻攪動的海水巨浪滔天,真正的是興風作浪。
寧白峰這才明白在映月湖的時候,為什么秋荷說相比洲內渡船,跨海舟龐大的驚人。
一艘普通的洲內渡船就有數里大小,起落間就已經形同山丘浮動。
相比洲內渡船,跨海舟大的簡直有些夸張。鵬鳥其體型就有數十里,雙翼展開長達百里。就鵬鳥背上的這座山頭,其寬度就有數十里,占據整個鵬鳥背部。
這艘來自震洲南海洛家山的雷鵬渡舟,在所有跨海舟里,那都是算最大的那一類,其速度和跨越的距離遠非那些深海螺舟和浮島鯨一類的可比。
離洲遠離其他各洲,遠離程度不只是說說而已,中間相隔的風暴洋廣袤的讓人絕望。并非只有洛家山的這艘來往離洲和震洲,歷史上也曾有過一些跨海舟來到離洲,但那速度慢的簡直驚人。眾所周知的雷鵬渡舟往返一次需要一年,深海螺舟和浮島鯨這些行于海里的跨海舟那就需要數年,若是航向不明,甚至都有迷航的危險,歷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并且,渡舟再大,比起海洋那也只是滄海一粟。行走在海上的渡舟也是極其危險的,海里的異獸妖物可都不是善類。數百年前,乾州到坤洲的航道上,一條來自遠海的巨型鬼頭章魚,就把三艘上等的鯤魚渡舟給吞噬的一干二凈,連坐鎮跨海舟的上境天仙都沒逃過那等慘劇。
雖說行走于萬里云海也不見得安,時常會碰到那些興云作雨的蛟龍,但雷鵬速度極快,振翅之間即是千萬里,足以在那些蛟龍神禽沒有反應過來前離開危險地帶。
也因此,洛家山靠著這艘能遠航的雷鵬渡舟,近乎上壟斷了離洲到震洲的貿易海路。離洲再怎么荒僻,那也是一洲之地,渡舟往來一次,攜帶的天材地寶,奇珍異獸多不勝數,因此載人航行不過是一筆額外的添頭。
這也是為何滄浪海宮的財力,不下于以售賣洲內渡船聞名的千重谷。
狂風停歇,四根擎天巨柱支撐的山頭上滑下幾道巨大的階梯,上面走下一撥人,跟下面等待的跨海殿之人,一番交談交接。不久后,一道宏大
的聲音傳遍廣場,“諸位,雷鵬覓食需要十日,渡船十日之后。作為耽擱大家行程的補償,你們可以現在上船,減少各位在山頭上住宿的消耗,修行不易,我們洛家山能給諸位方便的就絕不推辭。”
話音剛落,山頭上立即飛出一些仙鶴靈禽拉動的飛車,裝載著各種貨物,飛向跨海殿后方。
寧白峰仰頭看了一會兒,待到最為繁忙的一段時間過去,順著階梯緩緩登船。
站在欄桿邊上,寧白峰俯瞰臨海滄浪山頂,一應景色盡收眼底。
眼神越過富麗堂皇的山頂,投向更遠的南方。
小碗在碧水宮過得好不好,瘦小的身板有沒有吃的壯碩一些。元鎮這家伙是不是已經拜老道士為師,有沒有把萬壽山弄得雞飛狗跳。老道士是否還健在。
金桂別苑里的桂樹是否依舊盛開,湘云書院的老山主是不是還在領著學生早起晨讀。
大泉破關,北嶺道是不是已經生靈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