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托到了云中。”
一本書托起一座戰場,聽起來好生夸張。
但寧白峰知道,一些儒家大修士,確實有這樣的手段,然而大燕王朝并沒哪家書院有這樣的大儒。
寧白峰再次問道:“這兩人是什么人?”
武廟配祀想了想,說道:“陳國大儒陳松風,欽天監的扶龍士顏子石。”
聽到最后一個稱謂,寧白峰愣了一下,“扶龍士是什么?”
武廟配祀解釋道:“大燕欽天監奉養的練氣士,他們統稱扶龍士,除了護衛上都,同時還隨軍出征,而顏子石就是扶龍士的首領。”
得到這個答案,寧白峰問出最后一個問題。
“這么大的事,為什么沒有報上回元山?”
他沒有問兩位大修士的修為境界,因為那沒有意義;也沒問陳國大儒為何來回元山附近除妖,因為這個問題很蠢。
寒城距離回元山不遠,甚至可以說是回元山的自留地,也可以說是大燕王朝留在回元山眼前的一顆釘子。
這么大的事,必定會驚動回元山,但山內卻無任何消息。
這不合理。
而且,竹蜻蜓是他今天早上才收到,而事情卻發生在數天之前。
這其中必然有問題。
武廟配祀靜靜的看了白衣青年片刻,說道:“你們回元山駐守在寒城的弟子,已經與那些高官子弟一起死了。”
“并且,回元山于五天前已經對外封山,理由是籌備云臺論劍。”
寧白峰極為詫異。
駐外弟子不上報消息,私自參與他人除妖,已經有些問題。
回元山對外封山的事情,山內卻是絲毫不知,就連離開時姜楓都沒說到這事情,顯然同樣不知封山之事。
寧白峰冷靜下來,靜思這其中的問題。
武廟配祀再次喝了一口酒,將酒壺放在桌上,默默離開。
半個時辰之后,寧白峰走出寒城,在城外樹林里御劍而起,南下上都。
盡管知道此時最正確的決斷是返回回元山。
但寧白峰依舊選擇南下。
從武廟配祀那里打聽的消息,再加上對這些事情的判斷。
寧白峰已經察覺到這件事情里,陰謀之中蘊含的陽謀。
惜命返回回元山,元泰必死。
此去上都,必然會落入對方早已布好的陷阱之中。
只是這其中讓他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下局之人又是如何知道自己與元泰的關系。
他能想到的嫌疑人,目前只有城隍與武廟配祀。
然而城隍已碎,武廟配祀若是有問題,斷然不會告訴自己這些事情。
事情不斷在他的腦海里打圈。
然而腳下的御劍速度卻絲毫沒有收到影響。
雪景轉青山。
北地的雪域風貌逐漸退去,腳下的山河一片青蔥翠綠,間或著城池與農田方方正正,晶瑩水帶蜿蜒條條。
大凡修行之人,盡皆有著能御風遠游,俯瞰人間山河的愿望。
寧白峰曾經也不例外,然而此時的他,根本沒有心思欣賞這些畫面。
由于沒有大燕堪輿圖,又不知上都在何處,期間寧白峰去過一趟山邊小鎮,問清方向后,再次御劍而起。
甚至隱在云中的時候,身邊經過一艘洲內渡船。
白衣御劍的身姿,甚至引得那渡船上大膽婦人開口邀請、調笑。
寧白峰當即加快速度,落荒而逃。
兩日兩夜的趕路,寧白峰于第三日清晨時分,趕到上都城外。
在城外樹林里掩下身形,跟隨著入城之人前往上都。
早在空中,寧白峰就在遠方俯瞰過上都。
綿延數百里,占據平原卻扼守山勢要地,形成龍盤虎踞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