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來想去,只有你最適合,你作為計劃倡議人,最了解我們想要什么;”
“而且從知識儲備來看,你不僅對金融這塊很了解,生命科學這一塊的知識也很有自己的見解,再加上我們提供的國外社會資料,足夠讓劇本邏輯自洽了。”
看了看沉思的楊鑄,林雄略顯小心地說道:
“賢侄,不要嫌棄伯父說話難聽,”
“你拍的所有電影,我都讓一些專業人士看了,”
“給出的評價是,電影立意深刻,調教演員很有一手,但是……鏡頭的處理水平卻只能算中等。”
“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你最有優勢的地方是創意和調教演員,為什么不把你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卻非要自己現場掌鏡呢?”
“要知道,現場掌鏡非常累不說,拍攝工作還極為漫長;”
“所以,為了這個項目,我的想法是,我們不妨請來一批水平不錯,聽話,但名氣不是很高的導演,成立一個專屬導演小組;”
“你做這個導演小組的負責人,也就是總導演;”
“你出劇本,定演員,讓他們完完全全地按照你的意圖去拍,到最后,還有最終剪輯權,等于是把他們變成你的工具人,最后的導演名字依舊掛你的名;”
“放心,每一部電影,還是按照以前的規矩來,除了導演費外,你依舊有著票房抽成。”
楊鑄看了看這個塑料伯父一副擔心自己生氣的樣子,有些好笑;
我本身就只點了“中級導演”的技能樹,掌鏡水平肯定比不過那些大導啊,這是事實,我有什么可生氣的?
還有,你以為我愿意去苦不拉幾地一拍就是幾個月啊?
要不是有那該死的系統任務,我第一部電影嘗鮮后,就壓根底不想碰那些機器。
于是臉上很是糾結猶豫了一番后,這才嘆氣說道:
“好吧,就聽伯父的意見,我就先掛著這個總導演的名,試試再說;”
“不過既然是人家拍的電影,雖然只是個工具人,但咱們也不帶這么欺負人的,”
“辛辛苦苦把電影拍了出來,結果連名字都不讓人家掛,這哪成?”
“干脆這樣,把人家的名字掛在導演欄,我掛監制就行了。”
“如果中間有我自己感興趣的電影,我自己拍就是了,反正寫劇本和審片也不需要花多少工夫。”
林雄沒想到楊鑄竟然一下就答應了,很是出乎意料,他原本以為要廢上好大一番口舌的。
當下欣慰地點了點頭:“賢侄以大局為重,我這個做伯父的當真欣慰的很。”
頓了頓:“不過,現在還真需要在導演那一欄掛你的名字,那些導演現在還沒什么知名度,而你不一樣,在美國那邊已經小有名氣了,不掛你的名字,到時候院線不認新人的賬不說,電影的宣傳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楊鑄想了想:“好吧,那這樣,把我的名字和掌鏡人的名字一起掛在導演欄;”
“雙導演……看著怪就怪一點了,等人家逐漸被觀眾熟悉了后,再按照我前面說的來,咱做人得講原則是不?”
林雄想了想,反正只要不影響計劃的進行,楊鑄愛怎么弄就怎么弄吧,于是點頭答應。
接下來,林雄問道:“那這第一波,你打算上幾部電影呢?”
楊鑄想了想:“咱們畢竟在美國的根基還是比較弱,一下子拍太多,又大規模上映的話,院線那邊不樂意不說,還會引起美國那邊的政策反彈,”
“最重要的是,我估計明年下半年左右,美國的經融危機就會暴雷,我可不想被那邊重點關注,然后冠上個間諜的帽子。”
“所以,第一波只出兩部電影,一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