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剛收拾上桌,大家伙坐下來要吃飯呢,忽然外頭有人喊,“爺爺,奶奶,我們回來了。”
屋里人一聽動靜,就知道這是周家老四周安泰家那倆小子,永成和永新。
不用說啊,這肯定是周安泰領著媳婦兒子也回家過節來了。
果然,還沒等周安邦等人出去呢,永成永新倆小子就從外頭躥進來了。
“爺,奶,我們回來看你們了,爺奶想我們沒有?”
“想,都想,爺爺奶奶成天惦記你們。”見到孫子回來,周家老兩口也格外高興.
到他們這個年紀吧,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家人團聚,兒孫都在跟前兒。
“你們這是咋回來的?你爸你媽呢?”老太太問了句。
“媽,我們騎車子回來的,我說明早晨坐車回來,那倆熊孩子不樂意,非得要今天回來,沒轍了只好騎車子帶著他們回來。”
這時候,周安泰和他媳婦春玲倆人,拎著些東西進屋了。
“媽,這是點兒月餅和豬肉,留著明天過節吃吧。”
周安泰在興隆公社當財政助理,他媳婦吳春玲也在興隆公社,倆人都上班有工資,日子過得還不錯,每次回來倆人都不忘了帶些東西給父母。
“你看,回來就是了,拿東西干啥?你倆掙點兒錢也不容易。”老太太一看,忙把東西接過來.
“正好,這還沒吃飯呢,趕緊都洗手坐下來吃飯吧。那個,彩英啊,你再去撣點兒煎餅,今晚上干糧可能不太夠。”
沒尋思周安泰一家四口能回來,晚飯可能不太夠,菜還好說,主食缺,幸好家里有煎餅,疊一些過來吃就是了。
不等韓彩英動手,周妍妍那邊已經動作麻利的撣了一疊煎餅端過來。
“來,都坐下趕緊吃飯,今晚上對付吃一頓啊,明天過節,咱包餃子。”
這個年月,包頓餃子吃那就很了不得了,一般也就是逢年過節、家里來貴客了才行。
“媽,這就挺好了,咋還叫對付呢?我們在縣里,吃的還不如家里花花呢。”
周安國看看桌上這油汪汪的燉豆角、茄子條、肉炒芹菜、肉炒大辣椒、西紅柿雞蛋湯,羨慕極了。
“我們吃啥都得買,有時候下班晚了到市場,啥菜都不多。
最近這些日子,市場上賣菜的人也少了,菜更是沒幾樣兒,就是有啥買啥,可趕不上家里吃的這么好。”
住城里就這點不好,不像莊稼院自己種菜,想吃啥菜園子里都有。
“這是今年的年景好,到現在了沒下霜。
你爸侍弄園子那是好手,咱家這豆角種了好幾茬,到現在晚豆角架上那豆角還長的挺好呢.
等你們回去的時候,摘兩袋子走,回去放陰涼地方能吃幾天。”
老太太一聽兒子的話,就心疼起來,住城里上班是不用出大力,看著掙錢也多,可就是吃的不方便。
“成,那就帶點兒走。”周安國也沒客氣,忙點頭。
一家子大半壯勞力,吃飯多還快,沒多少時候,一個個就吃飽了。
女人們趕緊收拾桌子刷碗,男人們圍在老爺子身邊,嘻嘻哈哈的聊天。
“三嫂,我聽說莉莉上班去了是吧?參場上班咋樣?今晚上吃飯怎么沒看見莉莉啊?”
妯娌幾個在廚房忙活,吳春玲接過來刷好的碗往柜子里放,一邊問韓彩英。
“嗯,在加工廠上班呢,挺好的,就是最近這陣子忙,天天都得七點來鐘才到家。”韓彩英一邊刷碗一邊跟弟媳婦聊天。
吳春玲扭頭看看外頭的天色,“這時候七點多都黑天了,三嫂,家里沒人去迎一迎啊?
莉莉一個姑娘家自己回來,不安全吧?如今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