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甜甜跟著姜老師到了四年一班,被姜老師安排到第一排的座位,從此以后,四年一班多了一個八歲的學生。
周甜甜人小個子小,卻跟一班十來歲的孩子一起上課,也算一景兒。
不少老師知道了周甜甜的事情,都來看看這個跳級的小天才。
一群十來歲的孩子里面,忽然摻和進來一個八歲的小豆丁,四年一班的同學們都有些不適應。
不少人都好奇這個小豆丁什么來頭,為什么會從一年級跳到了四年級?
所以背地里議論的,看著周甜甜不太順眼的,對周甜甜好奇的,什么樣的反應都有。
對于這些,周甜甜一概不管,她只要安心學習就好了。
跳到四年級之后,學的科目多了,題也深了些,周甜甜終于有機會發揮一下,各種找題做,多少的有那么點兒樂趣,總比一年級強太多。
至于周邊這些同學,周甜甜根本不在乎,只要他們別招惹她就行。
周甜甜在四年級適應良好,課上積極回答問題,課下作業高質量完成,老師天天點名表揚。
時間長了,同班的這些同學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敵視,對周甜甜的態度也越發友好起來。
周甜甜年紀小,長的又可愛討喜,同學們都把周甜甜當成小妹妹看待。
于是一個個化身老母雞,各種護著周甜甜,什么活都不讓周甜甜做,都快把周甜甜寵到天上去了。
所以周甜甜的四年級生涯還算不錯,每天都很開心。
一轉眼十月過去,十一月也過了快一半兒,這時節東北早已經落了雪,天氣漸漸冷了起來。
如今這年月,學校里還沒有安裝暖氣,取暖都是用爐子。
姜老師領著孩子們弄了磚和黃泥支起了爐子,每個學生往學校交二尺柴禾。
早晨值日生到校生火燒爐子,下午放學前將火徹底熄滅。
班級里人多,孩子們穿的也厚實,中間再有個爐子燒火取暖,基本上也就對付過去了。
“奶,我回來了,還沒開始做飯么?”放學了,周甜甜背著書包進家門,卻發現廚房的鍋灶還沒燒火,不由得有些驚訝。
四年級放學要比一年級晚一點,冬天白日又短,基本上到家的時候,差不多就四點了。
一般來說,這個時間,家里已經開始燒火做飯了。
入冬之后,生產隊里的活就沒那么多了,男人多數就是忙參地里砸柱腳、做棚這些,女人一般都不去干活。
女人不干活也沒閑著,韓彩英和徐氏倆人一起發了豆芽去市場賣,一天也能掙點兒錢。
當地有這么一句話,“一大隊挖天麻,二大隊滿山爬,三大隊生豆芽。”說的就是東崗公社這三個生產隊的情況。
東崗公社有三個生產大隊,三個生產隊從東到西分部,連耕地也是這么分派的,東崗公社南山上大片的耕地,也是從東到西分給三個生產隊。
二大隊在中間,土地最肥沃,好地多,種的人參也多,工分值高,社員都在山上干活,所以叫滿山爬。
一大隊土地比不上二大隊,但也算可以,每年夏天副業隊都領著進山搞副業、挖天麻,所以有這么一句一大隊挖天麻。
至于三大隊嘛,是三個生產隊里條件最差的,耕地里頭好地少,三等地多,工分值也低,日子過得差。
這幾年開放了,允許個人干點兒小買賣,所以三大隊的社員,很多人冬天都生一些豆芽,在東崗或者松江河市場上賣。
一斤豆芽賣兩三毛錢不算太貴,大冬天里除了蘿卜白菜也沒別的吃,松江河那些工人掙錢多,都愿意買點兒回去。
周安邦家的大兒子周永平今年冬天要結婚,不管哪個年月,結婚都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