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甜甜姐妹回到周家就懟了幾個婆子,之后再有人來,周甜甜直接就跟人家說,只要不談東院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隨時歡迎。
要是還聊那些話題,不好意思,家里忙著呢,沒工夫搭理。
那些閑著沒事干的人來周家,不就是議論這些么?周家人不搭理,他們覺得沒趣,一來二去的這些人也就不來了。
不來正好,離著過年不遠了,誰家還沒點兒事情???誰有那閑工夫搭理他們去?
周家挺忙的,除了過年前必須要做的打掃衛生、糊墻、拆洗被褥這些之外,徐氏和韓彩英還忙活著泡了不少豆子發豆芽。
今年是二月十二號除夕,過年比較晚,那時候天氣就不算冷了,豆芽推出去不至于那么輕易就凍壞。
所以周甜甜就向伯母和母親提議,臘月十八開始,泡一些豆子發豆芽,趕在年前搶一回好行市。
如今這年月冬季里菜蔬極少,能吃的除了白菜蘿卜土豆之外,也就咸菜酸菜干菜了。
大過年的誰家還不來幾個客人?。恳f是頓頓大魚大肉那肯定不現實,可要是能多點兒新鮮花樣兒,總歸是好的。
豆芽又不貴,不過是兩三毛錢,買幾斤回家或炒或拌,總歸能添樣兒菜,還是滿不錯的。
過年嘛,誰也不在乎那塊八毛錢的,都愿意買回去些。
徐氏和韓彩英一商量,都覺得這主意挺好。
如今家里幾個閨女都大了,能幫著干不少活,加上永平也娶了媳婦,家里人手夠用,是該多掙點兒錢。
為此,徐氏和韓彩英還特意淘澄了幾十斤綠豆回來,打算黃豆芽綠豆芽都發一些,趕在年前這幾天掙一筆。
不說別的,賣了錢自家添置點兒年貨,不是也挺好么?
這樣一來,周家就更忙了,周甜甜姐妹幾個少不得也跟著忙活。
忙忙碌碌的就過了小年,臘月二十五開始,周家的豆芽開始出筐。
這一茬豆芽發的特別好,短粗胖,看著那白白嫩嫩的豆芽,大家都高興極了。
早起洗了一筐黃豆芽一筐綠豆芽,差不多二百來斤,正好裝了滿滿兩個木頭槽子。
永平永慶等人幫忙,將木頭槽子抬到外頭的爬犁上,又將新拆洗的干凈棉被蓋在上頭,防止豆芽被凍壞了。
“永平、林芳,你倆跟著一起去市場吧,今天帶的豆芽多,又趕上快過年了,置辦年貨的人不少,怕是忙不開,你們跟著一起忙活忙活。”
周老太太看著一切都預備好了,便吩咐大孫子和孫媳婦跟著一起去市場幫忙。
周永平在三大隊當會計,這大冬天的啥事兒沒有,根本不用去上班,在家也是閑著。
不如領著媳婦去幫忙,順道也帶一帶林芳,往后這些事情,都得林芳接手。
參場加工廠已經放假了,周莉莉倒是也閑著呢,可老太太沒敢讓周莉莉跟著去幫忙。
上一次要不是她去幫忙賣豆芽,怎么就能讓劉文東給看上了?以至于惹出后面這些事情來?
閨女大了,長的又好,還是消停在家吧,這陣子家里的活也不少,正好在家幫著忙活忙活。
“到市場看見有啥新鮮的年貨,記得采辦點兒回來,今年過年家里不缺肉了,你們結婚時殺了兩頭豬還剩一些呢,留著過年足夠。
其他的東西,遇見好的就買點兒,今年是林芳來咱家過的第一個年,要像樣兒點兒。”
老太太從兜里掏出些錢來,塞給了林芳,讓大孫媳婦看著采買年貨。
林芳接了這么重要的任務,高興不已,于是穿戴好了,跟著永平還有婆婆、嬸子一起,就這么拽著爬犁往松江河走了。
上市場賣豆芽的人走了,家里老太太領著三個孫女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