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沒鋪被褥也沒脫衣服,就這么躺著睡了一覺。
晚間熬的狠了,早晨起來的自然就晚些,七點半多了,外頭的鞭炮聲才把大家驚醒,于是趕緊起床做飯吃飯。
大年初一的早飯簡單,煮餃子就可以了,昨晚留在外面凍了三蓋簾餃子呢,只要燒了水煮熟就行。
餃子出鍋,周安邦拎一掛兩百響兒的鞭炮在院子里點燃,之后大家伙兒趕緊動筷子吃早飯。
“都快點兒吃,吃過了早飯,你們該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都去,公社、生產(chǎn)隊的領(lǐng)導(dǎo),該去看看都過去一趟。”
吃著飯呢,老爺子吩咐周安邦跟周安和哥倆。
那意思很明顯,就是讓他們?nèi)ス邕€有生產(chǎn)隊領(lǐng)導(dǎo)那兒拜個年串個門,順道打聽打聽年后聯(lián)產(chǎn)承包的事情,今年過年晚。
這都二月十三號了,開春如果分地承包的話,該怎么分怎么承包,打聽一下心里也有底。
“哎,知道了,爸。”哥倆趕忙點頭,事關(guān)各家利益,自然不能輕忽大意,原本他們也打算是趁著過年串門,好好打聽一下。
“你們這些小的也都快點兒吃啊,吃完了永平領(lǐng)著,街坊鄰居家都挨個兒去拜拜年。”過年嘛,就是走親串友的日子。
這邊的規(guī)矩,一般初一就是街坊鄰居串門拜年,初二走親戚,初二晚間或者初三早晨送年,等著送了年,出門子的閨女才能回娘家。
“嗯,知道了,奶奶,我們一會兒就挨家去拜年。”永平點點頭,“對了,東院二爺爺家我們還去么?”周永平稍微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
周家在東崗就隔壁周二爺家這么一房近親,按說應(yīng)該好好相處互相走動,可前陣子兩家鬧的挺不愉快。
周永平有點兒拿不準(zhǔn),要不要去東院拜年。
周老爺子聽見這話,好半天沒吭聲兒,這問題有點兒難以回答。
不讓孩子們過去拜年吧,畢竟都是老周家人,就這樣鬧的不登門,讓外人看笑話。
可要是讓孩子們過去吧,周老爺子心里頭還真是煩得慌,東院那些人處事實在是太不地道。
“大人的事兒,跟你們小輩兒的沒什么關(guān)系,這樣,你們兄弟幾個過去一趟就行了,莉莉她們姐妹仨在家。”那頭,周老太太先開口了。
周老太太的個性就是如此,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東院鬧騰是他們的事兒,但是大過年的孩子們不登門拜年,那就是這邊理虧,所以該去還得去。
那頭不待見女娃子們,再者之前的事情還跟周莉莉有關(guān),所以老太太才說,只讓男孩子們過去拜年,女孩就不用過去了。
“好,那我明白了。”周永平點點頭,答應(yīng)下來。
就這樣,吃過了早飯收拾妥當(dāng),孩子們各自都換了新衣服一起出門。
街上人來人往,都是出門走親串友的人,大家伙兒見了面,互相道一聲過年好。
有那交情不錯的就聊幾句,約定了時間上誰家坐坐等,然后分開,該干嘛干嘛。
大家伙在外頭轉(zhuǎn)了一圈,街坊四鄰的基本上也就走的差不多了,男孩子們比較野,不愿意回家去呆著,于是就商議著跑出去玩。
周甜甜人小,轉(zhuǎn)了這半上午覺得有點兒累,不想跟著哥哥們四處撒野,于是就跟著姐姐們一起回家休息。
剛一進(jìn)門,就見到東屋里不少人坐著呢,也都是附近的鄰居過來走動串門。姐妹三個一看,忙上前打招呼,互相拜年問好。
“甜甜過年好。”那頭,一個不太起眼的人影過來,朝著周甜甜笑,不是別人,正是秦麗娜。
“麗娜,過年好。”周甜甜看了秦麗娜一眼,淡笑著回應(yīng)道。
還別說,有一陣子沒見到秦麗娜了,如今倆人不在一個班級,上學(xué)除非路上偶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