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地都是扣大壟,用參業上的術語,叫做扣池面子。
以前參土多不值錢的時候,這個池面子,也就是壟寬大概七八尺。
壟和壟之間的壟溝,叫做馬道,以前的時候,馬道也很寬,人在里面行走一點兒也不礙事。
大片參地買賣的時候,一般用坰這個計量單位,參地從一開始的每坰地兩三千塊錢,到最后可以賣到一坰地十幾二十幾萬。
參地越來越值錢,人們就開始動腦筋,將馬道變窄,節省土地,后來連池面子也窄了,最窄的只有五尺。
眼下這池面子還是滿寬的,七八尺,正好用犁杖趟開三條壟,拿著鎬頭的人直接在壟上刨坑兒。
為了省事,索性就跨在中間這條壟上,三根壟一起刨坑兒,后頭點種子的也是,三根壟一起點種,一起踩,一趟就過去。
當然,這么干活,很累,比單根兒壟要累很多。
韓立偉、韓立新,還有劉氏妯娌三個,加上蔣峻林、韓老爺子在前面掄著鎬頭刨坑兒。
孩子們拎著小筐或者布兜,往坑了點種,然后用腳撥一些土,將坑里的種子蓋上踩一腳。
周莉莉、蔣峻韜、韓振安、韓振輝這幾個都大了,干活也快當,他們都是一個人守著三根壟,一路跟著種過去就行。
其余幾個孩子都小,一個人守不了三根壟。
于是振輝跟蔣峻琪一組,振遠跟周妍妍一組,常彥哲領著周甜甜一組,倆人守著三根壟,這樣不會太累。
周甜甜還小,干活沒那么快,所以常彥哲只讓她守一根壟跟上就行,另外兩根常彥哲看著。
種豆子一般要求間距密,一個坑兒里扔四五粒種子,然后蓋土踩實。
周甜甜只守一根壟還好些,正好一腳踩在壟上,另一腳在壟溝里,一邊往坑兒里點種,一邊踩實了往前走就行。
倒是常彥哲守兩根壟要兩邊兼顧,麻煩一點兒,不過常彥哲干活很麻利,看著兩根壟,一點兒沒讓周甜甜落下。
倆人一邊點種,一邊隨意閑聊,有周甜甜在身邊陪著說說笑笑的,倒也不覺得這機械性的動作多么難以接受。
好像沒過多長時間,這一個大壟就到頭,接著又調頭種另外一壟,等到這一壟再種完,已經是九點半多了。
周甜甜覺得嗓子發干,于是跑到地頭拿水壺。“彥哲哥,你喝水不?”周甜甜喝了幾口水,覺得嗓子舒服多了,就把水壺遞給了常彥哲。
干了半上午的活,常彥哲也覺得嗓子冒煙兒,于是接過水壺喝了幾口。
“怎么樣?累不累?要是累的話就到地頭去歇會兒,我自己跟著就行。”
常彥哲瞧著周甜甜小臉被風吹日曬的有點兒紅,額頭上還有汗珠,知道這娃肯定是累的不輕。
才九歲的娃,跟著他們一起干活,也真是難為她了。
周甜甜搖頭,“還行,能堅持住,不用休息了,咱們趕緊干活吧,這么一大片地呢,三天也不一定能干完。”
累肯定是累的,尤其是她只守著一根壟,這一腳高一腳低的,踩土的那條腿用力,酸疼。
可這是自家的活,她自己不干歇著,反倒讓幫忙的一直悶頭干活?哪有這樣的道理?
周甜甜說著,便又重新回到地里,只是一條腿有些吃力,走路看上去微微有點兒別扭。
常彥哲留意到了,知道這娃肯定是一條腿不太舒服,想了想,便將周甜甜扯到了另外一邊,讓她換條腿踩土。
“小丫頭人不大,真犟。”常彥哲嘟囔道。
周甜甜就權當沒聽見,拎著手里的筐,抓了把種子,往地里撒,一邊點種一邊踩土。這換了另外一邊,多少的能得勁兒點兒。
眾人從早晨不到七點就開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