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坐車到家,一下車就看見韓老太太在門外等著呢。
“不是說在山上住兩天么?這咋又回來了?”
韓老太太一看孫子外孫女跟著回來了,覺得奇怪就問。
“姥,我們今天抓了不少魚,還挖了好多天麻,我二舅和姥爺都說還是拿回來好些。”
在車上的時候,常彥哲給周甜甜解釋了一下,原來天麻挖回來要刷洗干凈了煮熟。
最好是跟小米一起煮,這樣曬干了顏色好。
山上哪有小米啊?可不就得回來煮怎么?
周甜甜說話的時候,眾人已經把天麻和魚什么的都拿下來了,韓老太太一看立時高興起來。
“哎呦,這么多啊,那行了,趕緊的進屋,先收拾魚,等下燉一鍋給你們吃。
天麻吃過晚飯再煮也跟趟兒。”這時候也就剛剛六點,天還不算太黑呢,趕緊收拾了魚燉一鍋吃正好。
大家成天上山干活,忙的也顧不上做什么好吃的,一見這么多魚,也都有些饞了。
于是女人們進了院子,七手八腳的就開始擠那些小江魚。
“老二,你把這條魚送蔣家去。
安和啊,你趕緊騎車,拎一條魚,再裝一兜兒小魚,送你爸媽那頭去。
這么多咱自家一頓也吃不完,明天這些孩子還能抓,這陣子你忙的也沒時間回去看看你爸你媽。
還有,咱這頭買了參地的事情你不也得回去跟你爸說一聲么?快去,一會兒回來吃飯。”
韓老太太做事妥帖周全,家里有好吃的不給親家送去些總歸是不好。
再一個,周安和跟韓家蔣家合伙買了參地,也沒來得及跟周家那頭說。
如今參地收拾的差不多了,就差賣參土,要說真正能買的,還得是農業隊那頭,參場這邊能自家買參土的怕是不多。
既然是主要面向農業隊,周家那頭早晚就得知道,不提前跟家里人說一聲,等著周家那頭知道了,怕是要不樂意。
周安和一琢磨就知道丈母娘什么意思了,自然心中感激。
于是按照丈母娘吩咐,拎了一條最大的鯉魚,再加上一兜兒小魚,就這么騎著車子回了周家。
周安和拎著魚進屋的時候,周家這邊已經開始吃飯了,“爸、媽,大哥大嫂,你們吃飯了啊。
這是孩子們今天上山去抓的魚,給家里送點兒回來。”周安和進屋,笑呵呵的說道。
周家老兩口都在炕上吃飯呢,一見三兒子回來,老兩口都愣了下。
“這時候你咋過來了?吃飯了沒有啊?
林芳,快去給你三叔拿碗筷過來,讓你三叔坐下吃點兒。”老太太忙喊了孫媳婦去拿碗筷。
林芳那頭剛要起身,被周安和攔住了。
“侄媳婦坐著吧,我就是回來看看,不在這兒吃了,家那頭燉魚等著我呢。”
“爸,媽,是這么回事兒,我跟舅兄還有親家一起合伙兒,批了塊兒參地,也不多,差不多三千來丈吧。
這些日子一直就是忙這個事兒呢,忙的也沒時間回來看看二老。
這不是今天已經掛了串兒,能稍微消停一下,正好孩子們也上山去抓了魚回來,就過來看看跟二老說一聲。”
這事兒瞞不住,與其讓老兩口從別人那里知道生氣,就不如周安和自己跟爹媽說一聲。
反正不管家里懷疑不懷疑的,他們已經分出去另過了,就算猜著三房這頭藏了私房也沒用。
“大哥,我過來是想問問你,今年打算栽多少棒槌?
那頭我給你留點兒參土,你看你要多少丈合適?
參地就在槽子河,挨著參場的參園,土肯定沒問題,你只告訴我要多少丈,我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