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歲月流逝,轉眼已經(jīng)是八六年七月。
“伯娘,彥哲哥是不是今天回來啊?”
一早起,周甜甜就趴在園杖子上,跟隔壁的曹氏說話。
“是啊,前天打電話回來,說是馬上從首都出發(fā)往回走了。
按理今天就該回來吧?誰知道呢,關鍵是不知道他怎么回來。
這要是從首都直接到通化,再倒一回車就差不多了。
我估計夠嗆,他這一回是出國比賽,又拿了金獎回來,省里咋地還不得派人去接啊,鬧不好就得在省城耽誤一天。”
園杖子那頭,曹氏心情復雜,喜憂參半的說道。
“快趕緊回來吧,這還有兩天就該去縣里參加高考了。
你說這孩子也是,非得就認準了學醫(yī),去年首都大學就說是給他保送的資格了,他還非得不要,非得要念醫(yī)科大。
今年這醫(yī)科大的保送名額也下來了,他還非得要參加高考不可。
這都啥時候了,再不回來還能參加高考么?”一提起外甥來,曹氏真的滿心無奈。
常彥哲八五年參加了全國中學生化學和物理競賽,都拿了金獎。
八六年一月參加了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冬令營,四月再次參加物理競賽,也都拿了一等獎。
在上海參加完物理競賽后,進入國家隊進行短期培訓后,六月末去國外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了。
常彥哲這幾年接連獲獎,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最主要的是他屬于全科型人才,數(shù)理化三科都參加比賽全都拿了獎,這在全國都是非常罕見的,一時間被好多學者贊譽為少年天才。
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紛紛向常彥哲伸出橄欖枝,給予常彥哲保送入學的資格,這其中就有國內頂尖的幾所學校。
然而常彥哲一心學醫(yī),所以直接拒絕了各大學校的好意,當時也是引起了好多人的關注。
還有個報紙采訪過常彥哲,問他究竟想去哪所學校。
常彥哲表示,他想學醫(yī),最向往的還是首都醫(yī)科大學。
首都醫(yī)科大學比不上其他幾所學校,知道爭不過,所以開始就沒參與進來。
等到常彥哲的相關報道出來后,那邊也跟常彥哲聯(lián)系過,表示可以給常彥哲免試入學的機會,直接錄取到學校里最好的專業(yè)。
常彥哲雖然心儀首都醫(yī)科大,卻不想因為自己是參加各項比賽而受到青睞。
于是跟首都醫(yī)科大那邊約定好了,他會參加高考,志愿就報醫(yī)科大。
這都七月二號了,七月七號高考,他們五號就得去縣里。
算一算就這么三兩天了,曹氏真的擔心常彥哲趕不回來。
“這孩子你說他多犟啊,人家那邊都給機會了,那就直接去念書唄,還非得參加什么高考啊?
他這半年光準備比賽去了,其他科目也沒怎么學,這要是參加高考成績不好,多丟人啊?”
曹氏現(xiàn)在真是操不完的心,一邊說就一邊嘆氣。
“伯娘,你別擔心了,彥哲哥去高考肯定沒問題的,我猜他今天應該能回來,中午我請假,去車站接他。”
周甜甜對常彥哲很有信心,在她看來,常彥哲參加高考是正確的選擇。
人一生之中能有幾次高考啊?這可是最值得紀念的時刻。
保送入學雖然好,但是少了高考的經(jīng)歷,人生旅途上,總歸是少了些精彩的回憶。
“哎呀,你可別請假,你這都上初二了,秋天就念初三,離著期末考試也沒幾天,你請假耽誤課。”曹氏一聽,趕忙攔著。
周甜甜去年考上東崗中學,剛開學上課,就跟學校申請了跳級。
要是說起來呢,周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