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英處事周全,出門一趟不光給公婆帶了禮物,連妯娌和侄媳婦都有。
直把周老太太樂的合不攏嘴,當即換上了兒媳婦給買的羊毛衫和棉襖。
“嗯,還是你眼光好,這衣裳穿著正合身。
老頭子,你也換上試試啊,正好莉莉結婚的時候,咱就穿著彩英買的新衣裳新鞋去。”
這年月,出門做客還得換身新衣服呢,更別提孫女要出嫁了,當然得把壓箱底兒的好衣裳拿出來穿。
論說這幾年周家日子過得不錯,老兩口也不是沒新衣裳穿,但是啥衣裳也比不上兒媳婦從省城帶回來的好啊。
這要是穿著去參加孫女婚禮,旁人一問,說是兒媳婦給買的,那多好?
顯得兒媳婦孝順,自己也有面子,一舉兩得的事情,周老太太那么精明的人,這點兒事情還不會么?
“到時候咱宇寶也穿這一套,不是我說,咱宇寶白,穿上這紅緞子的棉襖棉褲,肯定好看,就跟年畫里的娃娃一樣。”
“三嬸,謝謝你啊,不光想著宇寶,還給我也買了羊毛衫,這得挺貴呢。”
那邊,今天跟婆婆換班休息的林芳正好在家呢,少不得要向韓彩英表示一下感謝。
畢竟說起來呢,韓彩英作為兒媳婦,出門給公婆帶東西那是孝順,給小宇寶帶東西那是愛護晚輩。
但是給嫂子還有侄媳婦帶東西,那就純粹是情分了,林芳是個懂事的,哪能不領情?
林芳開口了,那頭懷孕三個多月的張秋萍,也不好不說話。
“三嬸,謝謝你啊,這衣裳真好看,肯定花不少錢呢。”
韓彩英笑笑,“只要你們喜歡就行。
我還給你肚子里這個沒出世的小家伙買了幾塊兒布,都是純棉的挺柔軟,等著你得空了,給孩子做幾件衣裳。”
說著,就把背囊里幾塊顏色很鮮艷的布遞給了秋萍。
不能厚此薄彼嘛,這個雖然還沒出生,那也該有一份兒的,韓彩英做事,絕對不會讓人挑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周安邦和周永平周永慶就沒禮物。
關鍵誰聽說過弟媳婦給大伯哥買東西的?那像話么?
侄兒們也都有媳婦了,那輪到她這個嬸子給買?那把侄媳婦放什么地方?
張秋萍接過來那幾塊布料,稀罕的用手來回摸,“三嬸,這布料真好。
你看這顏色多嫩啊,孩子穿著肯定好看,還是三嬸有眼光會買東西。
三嬸,我都不知道怎么謝你了,你看這小的還在肚子里呢,三嬸都想的這么周全。”
很多時候,贏得好感只是一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
張秋萍嫁過來時間短,她嫁進周家的時候周家就已經分家了,也沒跟韓彩英相處過,說實話比不上林芳跟韓彩英關系好。
但是韓彩英不偏不倚,連還沒出世的小娃都能想得到帶一份禮物,這舉動著實讓張秋萍感動,只覺得這三嬸真是太好了。
這么一來,自然是皆大歡喜,周老太太忙招呼孫媳婦動手準備午飯,留周安和一家子在這邊吃飯。
韓彩英也沒推辭,就讓閨女們去廚房幫忙,她自己坐在婆婆身邊,跟周老太太聊天。
周老太太少不得要問一問周莉莉結婚的事情,東西是不是都預備齊了,結婚的酒席怎么辦,等等。
這頭婆媳倆聊的開心,那邊周老爺子跟周安和也嘮的挺熱乎。
今年栽了多少棒槌啊,撒了多少丈參籽啊,明年多少丈起參做貨啊,反正就是隨意閑聊。
如今周安和越來越有本事,周老爺子少不得也高看這個三兒子兩眼,父子相得,聊的熱乎著呢。
中午林芳她們做了不少好吃的,正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