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太太過壽辰,眾人都很高興,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說笑聊天,這頓飯吃的時間就有點兒長,從不到十二點開始吃飯,一直到一點多了才吃完。
何氏等人正撿了碗盤往外屋放,打算刷洗呢,忽然聽見大門口有動靜。
還沒等出去看一下,就見到韓立仁、劉氏還有韓振林三口從外面進來了。
“哎呀,大哥大嫂,你們回來了?咋也沒提前說一聲啊,早知道去車站接你們多好?
這是坐驢車回來的吧?快進屋暖和暖和。”何氏一見是韓立仁三口,忙說道。
“急著往回走,忘記給家里打電話了。
弟妹,家里還有飯菜么?熱一點兒給我們唄,這一路上也沒吃什么東西,確實餓了。”劉氏笑著回道。
“有,吃的都有,大嫂你們快進屋吧,我這就給你們熱飯去。”
何氏點點頭,重新燒火熱飯去了,韓立仁三口快步進東屋。
“爸、媽我們回來了,緊趕慢趕的總算今天趕回來,好歹沒錯過媽六十六大壽。”
“哎呦,你們三口回來了啊?咋樣了,振林的婚事怎么安排的?”
韓家老兩口一看兒子媳婦回來了,趕忙就問到。
韓立仁夫妻臘月十七走的,二十六回來,這連去帶回十天,家里人都惦記著呢。
一見他們回來了,大家也都圍過來。“對啊,大哥,你快說說,喬家那邊咋樣?”
“爸、媽,事情都辦好了,我們去了沈陽,見到了喬羽的家人。
還別說,領導就是有水平,人喬羽的爸媽人都特別好,對我們非常客氣,很熱情的招待了我們。”韓立仁滿面喜色的向父母匯報。
“喬家那邊啥條件也沒提,人家就是看好咱振林了。不過我們兩口子這么去一趟吧,人家那邊也特別高興。
我跟喬羽她爸說了,別管倆孩子是不是領了證,該走的過程咱一樣不能落下,老韓家不是那樣的人,咱不能讓閨女吃虧。”
“這不二十二那天,喬家擺了酒席,請了振林的領導還有喬家的親戚,給振林和喬羽訂了婚。
我們就按照在家商議的辦,給了五千塊錢聘禮,反正喬家那邊挺滿意的。
我們商議了,年后十六,給振林和喬羽辦婚禮,在咱們這邊辦。
等著振林和喬羽婚假結束歸隊了,他們再回去請一請那些領導和戰友就行了。”
韓立仁一五一十的,就把在沈陽那頭的事情,都說給了家里人聽。
如今這年月來說,聘禮給五千那真就是不少了,喬家最開始真沒想到韓家能拿得出這么多錢。
當初他們對振林也是進行過一番了解的,知道韓振林出身一個偏遠地區小參場,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人家。
振林這孩子相貌堂堂能力超群,進組織五年立了不少功勞,一路晉升前程無量。
喬家主要是看好了振林這個人,對于他的出身并不在乎,一個人只要有能力有毅力,就不怕不成才。
至于說家庭出身,能通過組織審核的,肯定是身家清白,有這一點就足夠了,其他的喬家不在乎。
可是沒想到,韓家一出手就給了五千塊錢的聘禮,另外還給準備了首飾、衣服等東西。
尤其是韓老太太給的一只玉鐲子,一看就是老物件兒挺值錢,喬家這才明白過來,別看韓家不起眼,人家也是有底蘊的。
韓家如此重視喬羽,讓喬家特別高興,于是高高興興的訂了婚,又定好了結婚的日子,年后正月十六,韓振林和喬羽辦婚禮。
到時候喬家人提前過來,雙方親友都見見面,給孩子們辦個像樣的婚禮。
“好,好,一切順利就好,只要定下來日子就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