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和一家三口平安歸來,家里人自然很高興,晚間韓家那邊又做了不少好吃的,大家在一起熱鬧了一番。
轉過天十四號,周安和又領著媳婦閨女回了周家老宅那邊,看望周家老兩口。
結果到了老宅發(fā)現,周老爺子唉聲嘆氣一臉的不高興?!鞍郑氵@是怎么了?”
周安和挺奇怪,老父親這幾年不管事兒了,成天樂呵呵的,這怎么瞧見他們回來還不高興了呢?
“別管你爸,死老頭子一天凈事事兒,這不是永慶三口昨天搬走了么?你爸就整出這死德性來?!?
那頭,周老太太哼了聲,算是給周安和解惑了。
周永平跟周永慶結婚后都住在老宅,兄弟沒分家。
以前永慶在工業(yè)上班掙死工資,跟永平一樣,家里栽種人參掙的錢算公中的,兩家差不多,沒啥矛盾。
可自打周永慶不上班了安心在家侍弄那幾畝地還有參地之后,原本的平衡狀態(tài)打破。
周永慶出力多,家里那幾百丈人參全是他一手侍弄,可是掙了錢卻是三家一起分,周永慶這心里就不得勁兒。
再加上蕾蕾總欺負宇寶,那次周甜甜發(fā)火后,晚間周老太太也把永慶兩口子給好一頓訓。
結果這兩口子心里就更不舒坦了,覺得家里偏袒大哥,于是提出來分家,搬出去另過。
周老爺子自然是不樂意的,但是周安邦同意了,于是前幾天直接分了家。
家里那兩個熟食店,一個兒媳婦管一個都給了她們,那幾畝地留在了周安邦名下,以后留給周永平。
周家山上一共三百多丈人參,分成三分兒,周安邦、周永平、周永慶三家各一份兒。
周家老兩口和周安邦夫妻都好好的還在,所以這房子要留給永平,往后永平兩口子要給周安邦夫妻養(yǎng)老。
至于周永慶,家里補給他五千塊錢,他們自己出去,買房也好租房也罷,反正隨他們去。
大的分了,其他那些鍋碗瓢盆零七八碎的東西,也都盡量分給永慶他們一套,搬出去了也不影響過日子。
永慶那邊估計是早就琢磨這事兒了,房子很快找好,然后就從老宅搬了出去。
永慶一家三口搬出去,周老爺子心里不得勁兒,所以從早晨起來就這么沉著臉,氣的周老太太不知道念叨幾回了。
“爸,我說話你別生氣,要我說早就該分家。
如今這年月哪里還有幾個孩子結婚后還在一起住不分家的?都是一結婚就給分出去,讓他們自己過。
現在的年輕人不是我們那時候了,他們這一個個兒的脾氣大主意正,哪里愿意在老人跟前兒受管束?
分開是對的,兄弟不在一起,沒啥可攀比的,感情倒更好。
這要是硬擰著在一起住,往后會越來越生分。”周安和坐在老爺子身邊,溫聲勸慰。
“爸,你看看我們兄弟幾個,這不是都分出去了么?
可我們兄弟的感情淡了沒有?沒有吧,不管誰家有事,我們兄弟幾個不還是齊上陣?
我覺得這就挺好,不是說非得住在一起才感情好,有時候越是在一起,矛盾越多,反倒是分開了各過各的,感情反倒深厚?!?
周安和知道,老父親還是以前的老思想,就覺得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熱鬧,外人瞧著這一家子和和睦睦也好看。
“爸,你得這么想,如今是什么年月???現在孩子們都讀書考大學出去工作,有幾個能在父母跟前兒的?
如今不是舊社會講究宗族,現在不流行這個了。
您啊,還是放寬心,好好享受您的好日子就行。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別操那么多心了?!?
周安和如今也不是以前了,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