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這事兒你也不用著急就下決定,反正離著開春還好幾個月呢,你跟我大嫂、跟永平兩口子好好商議一下再決定。
我是提這么個建議,主要是依我看呢,咱這個人參行情這幾年有下降的趨勢。
再者今年國際形勢不穩(wěn),咱這人參指著出口呢,國外形勢不好,就怕影響到出口。
干點(diǎn)兒別的給自己留條后路,別把全部的錢都壓在人參上面,這個不保準(zhǔn)兒。
大哥,你懂我的意思么?”
周安和這幾年各處闖蕩,見識很廣,他很關(guān)注這些,在南方賣貨的時候經(jīng)常跟客戶談?wù)撨@些,所以對經(jīng)濟(jì)形勢的敏感度比較高。
周安和謹(jǐn)慎慣了,不管什么時候都要給自己留條后路,要不然當(dāng)初他能去開家電城么?
就是覺得這人參栽在地里面,要在地里頭長三年,這玩意兒的不確定性太大。
誰敢保證這人參在地里三年沒什么意外?誰敢保證三年后行情還是那么好?萬一三年后行情下跌,到時候得哭一大票人。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穩(wěn)妥起見就是不能把錢全都投地里,另外做點(diǎn)兒投資。
即便是人參行業(yè)真的出現(xiàn)了動蕩,也不至于賠個血本無歸。
這一番話,周安和不光是今天跟周安邦等人說,昨天也跟韓家人說過了,勸著韓家人也提前留后手,免得到時候抓瞎。
當(dāng)然韓家跟周家又不一樣,韓家是參場職工,好壞還有參場兜著,有工資,即便是人參行業(yè)不景氣,也不至于賠的太慘。
算完賬分了錢,周安和又好心給兄長和侄兒們提了醒兒,他能做到的就這些了,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至于周家人怎么做,不是周安和能左右的,全看他們自己。
周安邦知道弟弟這是真心為了他們好,自然領(lǐng)情,“是,是,你這話在理。
這事兒也沒什么可商議的,家里的事情我就做主了,就照著兄弟的話做。
明年開春啊,我跟永平就找人把房子翻蓋了,后面再蓋上一趟,就像你說的那樣,自家開個小店什么的。
將來就算我退休了,也有個營生干,這事兒成。”周安邦興沖沖的抓著周安和,就在那兒跟周安和商議具體細(xì)節(jié)。
“哎呀,好了好了,你們哥們兒是一見面就說起來沒完,你看看這都什么時候了?趕緊的讓地方,我們包餃子啊。”
徐氏那邊兒一看這哥倆嘮的沒完沒了,只能無奈搖頭,叫周安邦讓地方,她把面板端上來。
下午要包餃子一起吃團(tuán)圓飯呢,再不趕緊包,半夜才能吃上餃子了。
周安邦嘻嘻哈哈的讓了地方,跟周安和還有永平永慶坐到椅子上,一邊喝茶水一邊嘮嗑兒。
周安和走南闖北見識廣,永平永慶也特別愛聽三叔講外邊的情形,這幾個人聊的特開心。
那頭,知道今天算賬分錢,特地早早就歇了業(yè)趕回來的林芳和秋萍,都上炕動手包餃子。
只是秋萍今天明顯的心不在焉,那餃子皮兒搟的不太好,薄厚不勻,讓徐氏說了兩次這才好些了。
家里女人多,大家一起動手,周老太太也動手包餃子,那自然包的快。
下午四點(diǎn)多包完,趕忙燒水煮餃子,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吃了團(tuán)圓飯。
吃完飯周安和夫妻又坐了一陣,這才起身回家,周甜甜自然也跟著一起回了參場。
周安和跟蔣峻林從南方回來,接下來參場也發(fā)了今年的工資和分紅,這時已經(jīng)是一月二十幾號。
今年二月十四號過年,離著年根兒也不遠(yuǎn)了,大家手里都有錢,于是趕緊采買年貨,準(zhǔn)備過年。
周安和家這幾年日子過好了,再者家里也忙,地基本上都不種了,豬自然也不再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