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這邊的習俗,小娃過百天兒的時候,父親這邊的長輩多數會送點兒東西,比如長命鎖啊,或者手鐲之類。
母親這邊的長輩多數就是掛線,買一掛白棉線,捆上錢,掛在小娃脖頸兒上,寓意著長命百歲。
鄭氏離著遠沒時間過來,特地委托朱氏去買了兩對兒銀鐲子,兩個小娃一人一對兒。
那鐲子底下還有幾個鈴鐺,小家伙戴上了手腳亂晃,鈴鐺也跟著響,大眼睛便四處去找聲音的來處,別提多可愛了。
估計是周家韓家也都委托了在首都的幾個男孩,周永新、韓振輝兩個進門緩了一會兒,便各自掏出掛白線來,底下拴了一百塊錢,過來給倆娃掛上線。
“這是我奶讓的,說是咱家離著遠,他們都不能過來給倆孩子過百天兒。
就讓我替她給孩子掛線,算是這么個心意?!表n振輝笑著解釋了下。
既然是家里人的意思,韓彩英也不好拒絕,只說是錢給的太多了,畢竟都還是學生呢。
“你們錢還夠用么?后天不是要坐車回家么?”期末了,韓彩英怕孩子們手頭緊,特地問了句。
“姑你忘了我有津貼的?錢夠花,放心吧。”
振輝在國防大學讀研二,像他這樣的現在都是干部級待遇。
學校管吃管住服裝全包,基本上沒什么花銷,而且津貼還不少,能沒錢么?
“對,對,你看,我都忘了,那就好,那就好。
永新啊,那你呢?你手里錢夠花么?不夠就跟伯娘說啊?!表n彩英扭頭又去問周永新。
“三伯娘,我的錢也夠花了,我兼職做家教,一個月能掙些錢,家里給的生活費還剩下不少呢?!庇佬纶s緊解釋了句。
周安泰跟吳春玲兩口子在興隆鄉上班,工資還行,倆人還種的人參,家里日子過得不差,供永新上學一點兒沒問題。
永新這些年大了,也不像小時候那么愣,懂事了不少。
他學習不錯,在學校的推薦下做了個兼職,不為了掙多少錢,就是想鍛煉鍛煉自己,再者多少也能余下些錢。
“好,好,都出息了,好?!表n彩英聽見侄子這么說,自然是欣慰不已。
正好這時候廚房做好了飯菜,于是招呼了大家一起去吃飯。
今天是常彥哲主灶,周甜甜和保姆趙阿姨幫廚,幾個人做了滿滿一大桌子的菜,十分豐盛。
周安和夫妻忙招呼了大家都坐下,一起動筷子吃飯,周安和跟楊興佳倆人還倒了酒,邊喝邊聊。
“嗯,今天這菜做的不錯,味道挺好?!?
楊興佳嘗了一筷子魚,只覺得鮮嫩可口味道非常棒,沒忍住就夸了句。
“誰做的菜啊?甜甜,你的手藝?”
“二叔,我哪有這手藝???是彥哲,今天是他主灶。”
周甜甜趕忙擺手,她可沒這個本事,不敢冒功。
“彥哲?哎呦我的天,沒看出來啊,咱彥哲還有這手藝呢?厲害啊?!?
楊興佳聞言瞪大了眼睛,一臉不敢置信的表情。
“以前聽我們家老爺子說過一嘴,說是你做菜很好,我還尋思就那么回事兒。
沒想到你做菜竟然這么好吃呢,行啊,小伙子有前途。
三哥,你有福啊,三個閨女個頂個兒出色,女婿也那么優秀,不比兒子差,好啊。”楊興佳這是連自家侄兒都夸了。
周安和等人一聽,哈哈笑起來。
一頓飯吃的都挺高興,吃過午飯后,大家又聚在一起聊了挺長時間。
到下午兩點半多了,楊興佳兩口子這才告辭離開,韓振弘也領著媳婦走了。
其他幾個小子直接留下,他們會在這邊住兩晚,后天直接坐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