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蔣翰鈞、蔣翰欽兩家人也從東北過來了。
常彥哲結婚這是一輩子的大事,蔣翰鈞兄弟作為親娘舅,又是從小撫養常彥哲長大,這種時候當然要出面主持。
到了一月十號,周安國兩口子、韓立偉夫妻、韓立新夫妻,也都到了首都。
周甜甜要出嫁,娘家人少了怎么行?周安和夫妻不能送嫁,總得有幾個長輩壓場子,難道就指著蔣峻林、楊紹銘等平輩兒的?
反正這時候家里也沒什么大事兒了,他們都過來幫忙,婚禮也熱鬧。
周安和在首都有兩處四合院,都沒往外出租,常彥哲自己還買了一套四合院,也在附近。
這么多住處,別說是這些人來,就算周、韓、蔣三家的人都來了也有地方安排。
不光是長輩到了,韓家、蔣家在外面的這些孩子們,也都陸續趕到了首都。
韓振文和媳婦滕秀麗領著閨女卓雅,韓振安和媳婦叢錦玉領著兒子卓銘,韓振遠和媳婦秦秋月抱著兒子卓逸,蔣峻琪領著媳婦呂秀清。
除了在東崗的韓振生,以及在長春的蔣峻韜,韓、蔣兩家這一輩兒的小子們都在首都了。
這下可就熱鬧了,尤其是這么多小娃湊在一起,那場面真可以說是雞飛狗跳。
虧得住在四合院平房,有地方讓他們跑鬧,可勁作。
要是住樓的話,別說地方夠不夠用,樓上樓下的鄰居也沒法忍啊。
如今城里結婚辦酒席都是在飯店了,很少有人在家里張羅。
常彥哲提前就定了宴客的酒店,這樣家里就省心不少,沒那么忙亂。
十三號晚間,周家四合院這邊燈火通明,大家有說有笑的在一起包餃子。
“哎呀,真是沒想到,咱甜甜這么快就要結婚了。
她小時候的樣子還在眼前呢,咋一轉眼就成大姑娘,明天就要出嫁了呢?”陳秀春一邊包餃子,一邊感慨。
“弟妹,你還記得甜甜小時候的樣子吧?長的多好看啊,咱這一家子就沒有不疼她的。
我們來之前回家去看咱爸咱媽了,老兩口一提起孫女要出嫁,就眼淚汪汪的。
你別看他們平常催著讓甜甜結婚,實際上心里可舍不得呢。”
陳秀春也有些傷感,一家子捧在手心兒里疼的小姑娘長大了,即將嫁人,他們這些長輩哪能舍得?
“是啊,我爸我媽也是這樣兒。
你看甜甜在家的時候吧,他倆成天催,可自打婚期定下來,甜甜來了首都,老兩口就成天念叨。
這也就是倆人都歲數大了,不放心他們坐車折騰,不然啊,這老兩口非得過來,親自送外孫女出嫁不可。”那頭,韓立偉的媳婦何氏也感慨不已。
“都舍不得,可再舍不得也得讓孩子出嫁啊。”韓彩英一邊包餃子一邊嘆氣。
“彥哲歲數在那兒了,你說要是再拖兩年,他都三十了,咱哪里好意思啊?
倆孩子相處的好,感情深,唉,該結婚就結吧,再往后拖不像話了。”
韓彩英一樣也舍不得閨女啊,這閨女出嫁和沒出嫁那絕對是兩個概念,嫁出去哪怕離著再近,也比不上閨女在家的時候親。
“是,這話在理,彥哲那孩子真不錯,對甜甜,對家里都沒話說。
如今咱那藥廠和日化廠,掙多少錢啊?工人工資漲了好幾回,逢年過節還有福利。
有這兩個廠子帶著,咱那人參價錢都漲了不少呢。
今年人參行情比前幾年可好多了,大家伙兒也都松了口氣,這不都是彥哲和甜甜的功勞啊?”
說起這對小夫妻來,別說自家親戚了,東崗鎮上、參場的這些人,哪個不夸?那真是替家鄉辦了件大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