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彥哲和周甜甜回鄉辦酒席,日期定在了一月二十四號,臘月十六。
他們到家就是一月二十號了,時間很緊,所以也沒能休息就忙了起來。
小夫妻倆在家鄉辦廠,為家鄉百姓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同時還直接面向參農收購人參,拉動了人參價格,可以說是造福鄉里的大好事。
鎮上和附近村屯的人,提起這倆人都十分感激。
之前好多人聽說常彥哲和周甜甜結婚,都要來隨禮喝喜酒,再加上廠子里的職工,這酒席的規模肯定不小。
這幾年東崗也有好幾家飯店開起來了,一般人家的婚宴也能承辦,不過對于常彥哲他們來說,地方就小了些,不太夠用。
所以常彥哲跟周甜甜商議,就在廠子的食堂辦酒席算了。
兩邊廠子的食堂都很大,一起開席的話,百八十桌是沒問題的。到時候分撥開席,肯定能坐得開。
對此,周甜甜倒是沒啥意見,她覺得完全可行。
回家來辦酒席不是為了什么排場,主要還是不想辜負了家鄉父老的殷切期盼和真誠祝福。
食堂也好,飯店也罷,要的是氣氛,不是什么排場和面子。
定下來在食堂辦酒席,家里就清凈了,只需要把材料都采買回來就行。
藥廠食堂都有固定的供應商,那邊負責人按照大廚列的單子,跟供應商那邊定了貨,提前把材料準備出來就可以。
這些事情有蔣、韓兩家的人幫忙照看,不會出什么岔子。
常彥哲和周甜甜要負責的,主要就是通知客人。
那些縣里市里的領導們知道周甜甜要結婚,提前就叮囑過,到時候不管怎樣也通知他們。還有各處的銷售商、客戶們,也都得通知。
或許人家是客氣隨口一說,但是常彥哲和周甜甜商議了,該通知還是通知。
他們通知了,人家愛來不來,但是如果他們不吭聲兒,以后見面了人家肯定挑理。
既然這樣,那就別怕麻煩,挨個兒都打電話通知一遍,誰愛來就來,不來也無所謂了。
這幾年藥廠發展的好,倆人的關系網也是越來越大,光是通知這些客人,就把常彥哲和周甜甜給累的夠嗆。
從早晨到晚上打電話,口干舌燥,好不容易都通知到了。
辦酒席的正日子很快就到了。前一天晚上,周甜甜不許常彥哲胡鬧,然后夫妻倆美美的睡了個好覺。
二十四號,周甜甜很早就起來了,吃過早飯之后,在姐姐和嫂子們的幫助下,換了中式的禮服,然后盤頭化妝,打扮的十分美麗。
常彥哲也換了一套跟周甜甜相配的禮服,倆人身穿中式龍鳳喜褂,站在一起的時候,真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好看,真好看,媽,你快看這倆孩子,穿上這套衣裳,是不是有民國大戶人家婚禮的感覺?”何氏越看越喜歡,扭頭去問韓家老太太。
“嗯,是有點兒那個意思,不過那時候一般的大戶人家也穿不起這么好看的嫁衣。”韓老太太笑呵呵的點頭。
“他倆這衣裳啊,肯定很貴,你瞧那繡工多精致啊,這衣服做出來得費不少工夫呢。”
歲數大的老人,都會繡活,韓老太太當年可是出了名的手巧,繡工出色,也就是建國以后這手藝才漸漸扔下了。
小夫妻倆穿衣打扮結束,那邊也把周家眾人都接了過來,看了看時間也不早了,于是大家一起去了藥廠。
兩個廠子的食堂早就準備好了,原本的長條桌兩張拼一起,正好能坐十來個人。
桌面鋪了一次性桌布,上面擺著幾盤糖果瓜子和香煙,另外還有酒,白酒紅酒飲料都齊全,適合所有人需要。
回來只是辦酒席,不需要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