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肖林聽到這個問題只能搖頭哀嘆,“在江城市指定的40家核酸檢測機構中,我們的體量是最大的。”
“當初為了與火神山醫院形成配套的檢測能力,我們又緊急收購了大量試劑盒。我們的研發人員硬生生將單日檢測能力從1200份提高到1萬份,為此專門騰空了六層樓改造成符合標準檢測區。”
“但是問題也出在這里,現在各大醫院、疾控中心和廣大民眾普遍對第三方檢測機構不太信任。絕大多數民眾肯定是不愿意自發來這里檢測的,醫院也不愿意把樣本交給我們檢測。”
“醫院的檢測科是兼具全醫院所有檢測項目的檢測的,不僅設備相對老舊,而且效率低,出結果慢,核酸檢測的單日檢測能力也很有限,通常只有一百到幾百份不等。”
“這就造成了核酸檢測上非常尷尬的局面,一面是各大公立醫院忙不過來,檢測者可能需要好幾天才能拿到結果。另一面確是各個第三方檢測機構‘吃不飽’,大量場地和設備被閑置。”
“我們現在每天收到的樣本只有2000份不到,這對于我們上萬的檢測能力來說是杯水車薪。幾百米開外的圣達健康檢測中心也是一樣,日產能5000多的檢測能力每天只接到1000份左右,一樣都是大量的資源被閑置。”
“倒不是我擔心我們會虧多少,就是覺得我們自己身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卻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覺得自己對不住江城人民。”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檢測能力大量空置、全城檢測速度跟不上、大量病人無法確診,會讓很多病人錯過最佳救治時間從輕癥轉為重癥。”
張薪火問“那你們檢測結果的準確率、可靠性相比公立醫院的檢測結果有什么優劣?”
何肖林道“我們的設備比傳統設備好,而且檢測人員都是具備多年檢測工作經驗和經過專門培訓的,得出的結果比公立醫院只高不低。而且我們的設備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對結果的準確精度和檢測人員安全都有很大提高。”
“在核酸提取上,我們采用一站式自動化提取方法,一小時最多能提取近百個樣本。相比于傳統的人工穿著防護服2個小時提取一個樣本,相當于我們開飛機在跑道上飛奔,他們還在還在羊腸小道艱難徒步前行。”
張薪火問道“既然有這么多優點,上面有沒有相關的扶持政策?”
何肖林搖搖頭道“即使有些醫院的檢驗科和疾控中心已經不堪重負,24小時不滅燈,可我們這邊仍舊是‘沒米下鍋’的狀態。
上面只是欽點了我們這幾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名字,卻沒有明確的相關政策方案扶持,我們還是很難。”
核酸檢測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張薪火自己都一清二楚。
ct影像盡管能檢測出肺部毛玻璃影的狀態,但這只是輔助。無論是患者確診、康復出院還是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病毒核酸檢測才是最有說服力的“黃金標準”。
如果不把高效的核酸檢測提到足夠重要的程度,不能和兩座神山醫院以及方艙醫院形成高效搭配,必定會拖慢江城乃至全國抗擊疫情的腳步。
何肖林又道“現在通行的處理方法仍舊是首先將樣本送到疾控中心和各大醫院。”
“如果有醫院反映他們處理不了那么多檢測樣本,多出的檢測樣本才會送到我們這些第三方檢測機構來。所以疾控和醫院還是主力,我們倒像是在吃他們吃不下的飯菜。”
“何院長請慎言。”張薪火善意地提醒他,這個比喻可是不太恰當的。
他盯著何院長的眼睛問道“所以,你想讓我做什么?”
張薪火的直接讓何肖林略顯尷尬,他又是免費檢測又是帶他參觀實驗室,任誰都能看出他是心懷目的的。
張薪火也不是拖拖拉拉的人,如果是利國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