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顯謙乘著官船一路來到了揚州,在下船時看見碼頭的盛景,忍不住感嘆道“古人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本王倒是正巧趕上了,揚州繁華果然不是虛言!”
徒顯謙身邊跟著的侍衛乃是他的心腹趙林,趙林也跟著說道“這揚州之地屬下也是聞名已久,盛名之下無虛士,屬下也有福跟著王爺見識一番,是屬下的福氣!”
徒顯謙卻不以為然,挑了挑眉,道“來揚州可不見得是福氣!”
這話說的意味深長,趙林卻明白自家王爺的憋屈,見王爺神色不太好看也不敢言語。
徒顯謙看屬下不吭聲也不以為意,說實話他早就料到了自己這段時間會被太子看不順眼,但也沒想到太子竟然為了置氣在自個兒子進宮的關頭,把自己支出去。
要不是有一干忠心的下屬和戴柯在,徒顯謙根本不敢離開,生怕兒子在宮中被人害了。
徒顯謙也知道太子對自己看不順眼的原因,無非是因為見自己把明宣的事情瞞著,以為自己有了異心。
且以往自己明面上根本沒有子嗣,太子也放心自己,可如今明宣還是嫡子身份,父皇對明宣的重視讓太子以及太子那兩個庶子心生不滿,這才在公事上支使自己忙得團團轉。
這次來揚州也是因為揚州出了一件大事,揚州知府上報說發現有白蓮教妖人密謀造反的蹤跡,只不過白蓮教妖人逃得太快沒抓住。只能上報朝廷請求朝廷處置。
這等涉及到民間造反的事情自然不是什么好差事,朝堂上各方勢力互相推脫,最后被太子推到了徒顯謙身上。
徒顯謙倒不如一般人一樣對此事避之不及,他也是有想要做事的心的。
只不過在看見太子如此小氣,徒顯謙心中那些野望也在慢慢的滋生增長,太子氣量狹窄,身為儲君手段卻如此粗劣,如何能服眾?
這次徒顯謙也有一些其他心思,若是這次在揚州立下大功,也借此在父皇面前得些臉面,太子已經靠不住,自然不能再失了圣心。
想到這徒顯謙也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做出些成就來。
徒顯謙此次來揚州是為公干,揚州大小官員自然都來迎接。徒顯謙看著碼頭上烏壓壓的一大群人眼神瞇了瞇。
見欽差官船靠近,這些官員紛紛肅立準備迎接,他們都知道來的人身份不同小可,乃是當今圣上嫡子七王爺。
見徒顯謙一行人下船,揚州大小官員在揚州知府的帶領下上前行禮。
徒顯謙不耐煩這些虛禮,面無表情地道“諸位不必多禮,本王舟車勞頓,已經累了,帶本王去休息吧!”
這些官員素來聽聞過這位七王爺嚴肅的性子,雖有些惶恐,但也不敢多言,揚州知府連忙出列說道“下官揚州知府徐震已為王爺準備好了下榻的地方,下官給王爺帶路!”
徒顯謙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徐知府公務繁忙,本王就不打擾了,煩勞徐知府派個人帶本王過去就行了!”
徒顯謙不容置疑的態度讓一干人等面面相覷,不過徒顯謙已經打定主意在不了解情況之前,是不準備和這些人打什么交道的。
白蓮教謀反這種大事都鬧到京城去了,可見風波不小,揚州這些人要說一點責任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更甚者這些人里未嘗沒有白蓮教的內應。
且徒顯謙并不想給京中留下招攬勢力的印象,尤其是太子忌憚,皇上也似乎默許太子行事的情況下。
徒顯謙也沒管這些人打什么眉眼官司,帶著自己的人徑直離開。身后揚州知府也不敢怠慢,連忙吩咐身邊侍從跟上去,為王爺一行人指路。
等徒顯謙一行人離開之后這些官員們竊竊私語的聲音大了起來,讓本就著急的揚州知府徐震臉色更加難看,胡亂訓斥了幾句便匆匆離開了,留下一干清楚內情的官員們心中冷笑。
這些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