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上一代的承恩公也否決了自己的提議,王誠誡沒有想過太子若是迎娶太子妃,比起舅家表妹,迎娶一個大權在握的家族所出嫡女對太子更為有利,王誠誡被家族再出一位皇后的利益蒙蔽住了雙眼,但上一代承恩公卻是一位睿智之人,很清楚里邊的關節,才一力推動太子另娶他人。
王誠誡想辦法軟化太子態度的事情也落了空。自此王誠誡惱羞成怒,不敢埋怨圣上太子和父親,反而覺得是繼后從中作梗。
承恩公這個人志大才疏,總覺得身為太子的舅父,未來的國舅爺,應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所以平日里十分囂張跋扈。
可惜的是七王徒顯謙可不慣他的毛病,私下里和太子告過好幾回承恩公違法的狀,太子對他這個七弟還是比較信任的,私底下一查,發現自己舅父不僅自己仗著權勢做了不好壞事,還打著自己的旗號,這讓太子心生不滿,對承恩公疏遠了不少,也讓得知此事的承恩公徹底恨上了徒顯謙。
新仇舊恨之下,王誠誡驟然聽聞太子把七王趕出了京師,十分高興的命下人搬來了好酒好菜,和左右慶祝此事。
可太子麾下不是沒有明眼人,太子少詹事,張恕急急忙忙的跑來東宮求見太子。
張恕父親乃是當朝內閣閣老,位高權重,身為張閣老嫡長孫,張恕也是年少才高,考中了進士,后來在圣上安排下進了太子的詹事府,歸于太子麾下。
太子因張恕祖父原因對其十分看重,再加上張恕小姑姑也嫁給勛貴中榮國公賈代善嫡長子,賈府雖有些沒落,也不可小瞧,兩廂之下,在太子跟前,張恕是比較能說得上話的人。
張恕一來便伏倒在地,說道“臣張恕有一言上奏,還請太子殿下聽臣一眼。”
正在坐在上首看著奏折的太子聞言抬頭看向了張恕,神色難辨,沉吟了許久才道“少詹事知道了?”
張恕聽了這話心中不由哀嘆,自己知道的還是晚了,如今已成定局,顯然是太子不讓自己知道,張恕心中更是擔心,抬頭言道“太子殿下,您乃儲君,對七王如此刻薄,恐怕天下非議!”
太子深深地看了張恕一眼,才道“難道你也認為本宮是心胸狹窄?容不得七王?”
“微臣不敢,還請殿下明鑒,只是七王素來以您為首,不管是因何原因,殿下至少也應該做做樣子。”
張恕這話論理有些僭越了,但太子并未怪罪,其實兩者還有些關系,張恕嫡姐乃是當今太子妃,只是這層關系在張恕看來并不是僭越的理由,平時對待太子十分恭敬,這次應該是張恕唯一一次這么說,顯然是急了。
太子也顯然清楚張恕的性子,聽他這么說,便笑了笑,道“此事本宮有自己的打算,求仁你不必管了!”
太子莫名的態度讓張恕十分不安,抬頭看著太子,想要追問下去,可太子像是不耐煩一樣,揮手讓張恕退下,張恕不敢違抗,只能不甘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