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太子妃的嫡親弟弟張恕夫人見此心道不好,連忙打圓場,道“母親,想來太子妃在宮中行事如履薄冰,咱們在外頭有很多事情不清楚,只能太子妃自己做主才好,母親也要體諒一下太子妃。”
錢氏雖懦弱,但也還是聰明的,她知道自己的女兒本就不和自己一條心,說的再多,女兒也看不起她,聽不進(jìn)自己的勸誡,一時心傷之下,但也還有理智。
且錢氏很清楚,在家族之中,大女兒的分量比她還要重,丈夫公公婆婆要是知道了,恐怕也只會埋怨自己,那自己又何必因為不聽勸解的大女兒失了在家中的地位呢?
想明白這點之后,錢氏再沒了對女兒的憐惜,只匆匆道“是臣婦逾越了,還請?zhí)渝煤灭B(yǎng)胎,莫要為此事不安,臣婦先行告退了!”
說完錢氏也不待太子妃說些什么,便轉(zhuǎn)身離開了東宮。身為兒媳的張恕夫人見此,左右為難,但到底身為兒媳,不能違逆做婆婆的,所以只能隨之匆匆告別。
太子妃沒想到會落到這個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能安慰自己,待到以后再和母親修復(fù)關(guān)系。只是太子妃也不會想到,以后在沒有這個機(jī)會了。
太子妃當(dāng)然知道家丑不可外揚,盡力想把發(fā)生在東宮的事情隱瞞,但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再加上建元帝因為太子妃算計明宣的事情,本就起了戒心,所以這一幕很快傳到了建元帝耳邊。
建元帝身為帝王,性子本就有些執(zhí)拗,原本認(rèn)為太子妃是個好兒媳,自然對她百般贊賞。可在得知太子妃的真面目以后,只覺得往日太子妃的表現(xiàn)都是裝模作樣,如今再聽說太子妃對待生母也如此,更認(rèn)定太子妃不孝。
在這個時代,不孝的罪名一點也不小,何況是建元帝心里認(rèn)定了的,所以一時之間,建元帝連帶著對太子妃腹中的嫡孫也有了幾分失望。
太子妃此刻并不知道建元帝的想法,若是知道了,怕是會后悔當(dāng)初的作為了吧!真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