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所居之地物產(chǎn)十分豐富,所以很多商人愿意前去,所以女真族長便收攏了很多商人做了眼線,想從商人這條線賄賂朝中大臣,以求自保。
因為先前襄陽侯的態(tài)度,在女真族長看來,是可以交好的存在,便想著巴結(jié)這位,可誰知得知襄陽侯被皇帝厭棄,便有了其他念頭。
正巧這時候承恩公以及太后進入了女真族長的眼里,女真族長便大肆賄賂承恩公,試圖借助他的途徑自保。
承恩公得了賄賂,再加上為了給襄陽侯添堵,承恩公故意將女真族長的兒子引薦給了皇上。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心思莫測的皇帝不知怎么的,竟對女真族長之子青睞有加,不只加官進爵,并允他諸多特權(quán),一時為朝臣們側(cè)目。
襄陽侯見此心生不安,一方面聯(lián)系各方大臣,一方面也上書阻撓此事,只是襄陽侯的舉動似乎被皇帝認為故意挑釁。
皇帝是這么想的,朕想打女真的時候,你不準,朕想親近的時候,你又不準,難道這天下的道理都在你襄陽侯手中?
所以在帝王盛怒之下,襄陽侯倒了霉,連祖上傳下的這個爵位都丟了。
此時太皇太后也隱隱覺得,皇帝作為有些不妥,但囿于見識,不能特別理解襄陽侯的擔(dān)心,終歸是放任了皇帝的作為,畢竟她已經(jīng)老了,不能真把皇帝當做小孩子。
只是太皇太后沒想到,一時放任竟釀成了大錯。
皇帝對女真信任的時候,女真族長之子十分恭順,事事都將皇帝放在首位,從未被忤逆,這讓皇帝很是滿意。
但還年輕的皇帝沒想過,有人如此奉承他,必定是想從他身上得到些什么東西,他對女真的恩賞,也讓女真原本的野心一步步變大,直至女真族長之子對皇位開始有了垂涎。
這時候的皇帝因性情所致,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朝中對女真人不滿的幾乎已經(jīng)沒有,只剩下唯唯諾諾之徒,以及被女真人收買的人。
所以在不知不覺間,女真這個借由皇帝賞識的部族,一步登天,成了除承恩公家族外,最顯赫的部族。女真一族在朝堂上已經(jīng)不可小覷。
所以在有一天,皇帝仍認為天下太平,自己只需在宮中玩樂,對感興趣的事情沉迷的時候,昔日那位女真族長之子帶著兵馬闖進了皇宮,成為了新一代皇朝的皇帝。
新皇故作大方,封了亡國皇帝為安樂侯,并給了一座府邸,安樂侯竟好似覺得新皇還算仁慈,對于身邊忠臣們想要復(fù)國的想法嗤之以鼻,還認為自己如今處境不錯,只要有地方供他玩樂就好了
且不說這位即將亡國的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已經(jīng)是天命之年的太皇太后心中的悲憤和悔痛可想而知。
謀朝篡位的新皇故作大方的放了舊主一把,太皇太后也因此雖不至于被叛逆殺死,但也受不了祖宗基業(yè)一朝失去。
同樣被叛軍趕出皇宮的太皇太后此時對皇帝失望之極,又得知襄陽侯勸諫被廢的皇帝復(fù)國,卻被皇帝駁斥,更為了他自個的處境,還將襄陽侯等人出賣給了新皇。因此,襄陽侯被滿門抄斬。
幾番打擊之下,太皇太后便臥病在床,在死前恍惚見到了自己的丈夫與兒子,終于帶著滿腔悔恨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