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流水一般,明宣入宮讀書的日子長了,也愈發如魚得水,除了與宗室子弟熟悉了不少,交了幾個好友外,最大的收獲反倒是功課上面的。
明宣自小以為自己是女子,也聽到過有人閑言碎語,嘲笑自己父王怕是沒有后嗣,那時明宣心中氣憤不已,也卯足了勁不肯認輸,讓外人知道即使父王沒有兒子,有他這個‘女兒’也足以高興。
所以明宣自小便養成了不服輸的習慣,即使一時改回了身份,明宣仍然足夠上進,不肯有絲毫懈怠。
得了名師教導,明宣的課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在一眾差不多混吃等死的皇子皇孫中,明宣便十分出眾了。
在明宣不知道的時候,教導過他的幾位先生,或隱晦或直接夸獎了不少明宣的課業,這話讓建元帝聽見,心中更是覺得明宣十分出色。
而明宣自個隱隱也有些感覺,雖說這些教導他功課的大臣們礙于朝堂規矩,對于明宣并不會太過親近,但出于見獵心喜的習慣,明宣在諸位學生中還是十分不同的。
這里要說到和明宣一起讀書的人里大多是宗室子弟,也有建元帝的皇子皇孫和部分大臣家的子弟,其中太子的兩個庶子也在其中。
比起太子曾經是被建元帝親自擇選名師獨自教導的情況,明榮明芹兩個皇孫,即使是太子的兒子也不會有這個待遇。
而明榮明芹在明宣到來之前,都一直是眾星捧月的存在,可惜明宣這個莽小子一來就改變了這一點。
如果說明榮明芹因為身份原因被人敬畏,那明宣除了身份以外,他報復太子妃的行為讓眾人忌憚,明宣本身的優秀也讓人不得不十分敬仰。
這就造成了一種情況,在這些人里,明宣無形中成了眾人里最為耀眼的存在,讓一些朝廷后宮里消息靈通的人士暗自稱奇。
其中最早與明宣交好的徒顯諄便是明證,在一次徒顯諄的父親,也就是勇親王世子敲打自家兒子時,便忍不住道“你既然與明宣交好,也好好學學人家的長處,明宣這些年來也沒聽說拜過什么名師,多半只是由七王與其府上幕僚教導,可見其天資。
可人家也不是只靠小聰明,你瞧瞧人家,即使七王不在身邊,入宮之后仍讀書十分勤勉,絲毫沒有懈怠,這樣才是做大事的人,你以后有明宣的半分好處,為父都不會對你喊打喊殺的!”
不得不說,明宣這種別人家的好孩子很是坑害了好一大批人。
在宮中讀書的人沒有家世差的,可這不代表他們都十分優秀,除了有些人擔心得罪某些心眼小的權貴,不敢在宮中表現太好外,大多數人都清楚,在宮中讀書要是表現好了,不僅僅能在教導讀書的大臣跟前留個好印象,將來前途也有保證,若是運氣好了,入了皇上的眼,那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
所以在宮中讀書的很一大批人里,優秀者不知凡幾。明宣在其中脫穎而出,很是受了不少朝堂大佬的關注。勇親王世子這里只是冰山一角。
這也為明宣在眾人面前留下了一個極佳的印象。
說來也是奇怪,在皇室第三代中,皇孫大多資歷平平,也有可能是這一代子嗣不多,大都頗為縱容。明宣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
明宣在宮中大出風頭著實礙了不少人的眼,不說正懷著孕的太子妃,甄貴妃等后宮嬪妃也見不得明宣出風頭。
明宣忽然在某一天就發現,自己身邊的戴公公表現的十分警醒,這可是一件稀奇事,問過戴公公以后,明宣才知道自己在宮里受了多少針對,各種與自己喝藥相克的食物算是比較精妙的手段,早在明宣察覺之前,便被戴柯解決。
連在宮中上武課,學騎馬時都會出現一個忽然發瘋的,去次御花園走到湖邊都會恰巧出現一片宮人沒有打掃好的潑著油的地面。這些雖都被戴柯提前察覺到了,讓明宣躲了過去,但還是不禁氣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