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忽然插話讓屋內眾人頓時安靜了一會兒,顯然在場的人都看出太子這么問絕對不只是因為有疑問。
明宣自然也察覺到了太子對他若有若無的審視與警惕,此時明宣心中雖因太子妃的緣故對太子沒什么好感,但明宣更清楚,自己決不能因此而針對太子,不然不說別的,建元帝都不會允許。
明宣很清楚自己先前針對太子妃的行為想法之所以被建元帝視而不見,那是因為自家父王并未在京城,只把自己當做了小兒受不住氣。
可若是父王在京中,自己要是還這么肆意妄為,不僅會讓有些人編排自家父王,連建元帝時間久了怕是也會認為是父王教他故意這么做的,只會讓建元帝對父王不滿。
因此明宣也放下了原定下的針對太子妃的計劃,此時明宣甚至有些可惜自家父王怎么回來的這么早,若是再晚一些,他都能把太子妃給徹底解決了!
徒顯謙顯然不知道自家兒子竟然如此能耐,還想著自己把太子妃給徹底解決,若是知道了怕是要狠狠地對明宣行一頓家法,然后讓明宣把‘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八個字寫上個幾萬遍。
說實話,目前的明宣不會想得到,若是他真的把太子妃給解決了,朝廷后宮眾人會怎么看待他?是說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心機,讓人警惕,還是說他睚眥必報,連太子妃這等人都能解決掉,手段未免也太高超了吧!
不管是什么話,都不會對明宣有什么好處,說到底明宣只是一個小孩子,在眾人心目中,十二歲拜相的甘羅就是明宣將來的下場啊!
所以明宣眼睛骨碌轉了好幾圈,才對太子說道“太子伯伯,您盡管問,明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太子沒想到明宣竟然對自己還用這么親近的語氣,不由有些警惕,才這么小就能對自己不喜之人掩飾態(tài)度,這也未免太妖孽了吧!
明宣不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反而惹了太子的眼,但徒顯謙卻是看出來了,忙補救道“太子說笑了,明宣才入了東宮,就被迷藥迷暈了,他能知道什么?”
徒顯謙這話說的有些沖,建元帝聽了皺了皺眉頭,卻也沒說什么,在他看來,七兒子心中有氣是應該的,明宣這次可是差點就折損在東宮了,要知道他與玉真道人趕到東宮的時候,那馬道婆就要磨刀霍霍向豬揚了,而七兒子也正巧入宮撞見了那一幕,心里哪能沒有芥蒂。
明宣聽到自家父王這話,心里暗道不好,頓時也變了臉色,對太子擺起了臉色,道“太子伯伯,父王說得對,明宣才進了東宮,連口茶水都沒喝下去,就被迷暈了,還真不知道太多事情。”
明宣好似才反應過來,太子與太子妃是夫妻,太子今日也有些不懷好意,頓時沒有了先前親熱的態(tài)度。
太子見了心中啞然失笑,看來明宣是沒人教導,被保護的太好了,不知道區(qū)分好意惡意,不得不說太子心中也稍稍松了口氣。
一旁建元帝見到自家嫡孫說翻臉就翻臉的態(tài)度,不由也是哭笑不得,建元帝瞧了自家七兒子一眼,不由有些明悟,明宣分明是以七兒子的態(tài)度區(qū)分敵我的,以前明宣對太子還算親熱,怕也是七兒子的教導所致,而如今七兒子翻臉了,明宣自然不會對太子有什么好感。
建元帝心中羨慕嫉妒自家七兒子父子之間的默契,心中也是酸溜溜的。
到了此刻眾人陷入了尷尬的氣氛當中,明宣也不覺得有什么,看向玉真道人,十分欣喜的說道“曾叔祖,您也來看明宣了!”
玉真道人對明宣這個小孩子還是十分喜愛的,笑道“看你以后還長不長記性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見老話還是對的。”
玉真道人調侃明宣的話讓屋內氣氛一松,都笑了起來,當然真心假意還是有區(qū)別的,而明宣卻只想裝死,不想面對這種長輩調侃,不能回話的局面。
到了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