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和這些是非里,他如今才多大,若是因此移了性情,那就大大不好了!”
七王妃若有所思,說道“你這般雖是好意,但明宣未必領情,他好歹是你的兒子,總想著幫你一把,你怕是弄巧成拙了,估計啊,他還擔心你呢!”
徒顯謙心里雖高興兒子孝順,可想到以后兒子要面對的事情,只能苦笑,道“我倒是弄巧成拙了?”
七王妃搖了搖頭,道“這倒不見得,咱們明宣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明白,有時候,他的性子可軟和的不行,明宣對父皇未必是沒有真心的,眼下咱們明宣又乖巧,對父皇怕也是心疼一些的,得了父皇青眼,父皇難道分辨不出明宣的真心假意?就是以后父皇對明宣有了不滿,你這做父親的,難道還干看著不成?”
徒顯謙也若有所思,只是終究嘆道“終歸是我這個做父王的沒能耐,不過,你說的也對,明宣的性子雖有些記仇,可有時也軟化的不像話,父皇對明宣還是很寵愛的,讓明宣遠著父皇,明宣也未必愿意,罷了,我這個父王總歸不是擺設!”
隨著七王被冊封為太子,七王的家眷也都陸陸續續被冊封,首先是七王妃,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太子妃,還被建元帝賜了鳳印,掌管后宮,內務府原本一干對七王妃最近清查后宮之事不滿的人,這下個個驚懼不已,生怕被當做了這位新晉太子妃立威的對象。
而因著要給新晉太子挪地方,廢太子及其妾侍庶子都被挪到了皇陵,關于此事,徒顯謙對建元帝求情了幾次,但建元帝顯然是被傷透了心,無動于衷,還命心腹仔細看管廢太子一家,生怕他們又生事。
而包括新晉太子妃在內的家眷,也在內務府重新簡單的整修以后,搬進了東宮,原先在七王府的徐側妃也借此水漲船高,成了太子側妃,其他徒顯謙的妾侍們身份不高,生下幾個庶女的妾侍們借光都被太子妃升了一級。
而明宣,原本應該隨著徒顯謙搬入東宮,但建元帝舍不得,特意下令在大明宮側殿空出一個寢殿,留給明宣,讓明宣在身邊盡孝,親自教導。
徒顯謙見明宣也并不排斥,便也同意了此事。不過經過此舉,朝堂上下都不敢小覷太子這位唯一的嫡子,對明宣更加恭敬,這就是后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