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明宣在太子妃跟前說的那一番話傳的沸沸揚揚,讓太子妃大怒,她之所以沒避開明宣,也是想著讓明宣知道一些事情,免得以后被坑了,可誰知這次被坑的是她。
太子妃雷厲風行的把自己身邊的人發作了一番,凡是有問題的都送到了慎刑司,那個把明宣說的話傳出去的小太監也查了出來,讓太子妃十分惱怒的是,這個小太監是王府里的舊人,據小太監招認的,早好幾年前,他就奉徐側妃為主。
好在這個小太監地位低,接觸不到明宣和太子妃這個地位,而太子妃沒想到自己顧念著王府舊人,把看似老實的小太監提拔起來以后,竟反被咬了手。
這件事給了太子妃不小打擊,也讓她的心思開始關注起了安靜了多年的后院。
太子妃不過是因為初初進宮,一時只顧著宮中事務,沒注意到東宮后院幾個妾侍的不對,但眼下把目光放過來以后,就算是差點鉆了空子的徐側妃,也不是太子妃的對手。
太子妃首先向建元帝與太子請罪,說自己沒有盡好東宮主母的職責,請求建元帝收回管理宮務的權力以及鳳印。
建元帝與太子自然不肯,他們當然知道這是太子妃遭人算計,就算是建元帝,對太子妃沒有管好東宮內眷的事情有些不滿,但也清楚,這個太子妃可比前頭被廢的那個要好得多,宮中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
因此建元帝對那個鬧出亂子的徐側妃更是不喜,建元帝甚至也腦洞大開,懷疑是不是自己后宮哪個不安分的,聯合那徐側妃故意設計太子妃,以奪取宮權,鑒于此,建元帝更是不可能收回宮權。
建元帝下旨安撫了太子妃,賜下了諸多賞賜,還贊太子妃乃內外命婦典范。
太子妃在和徒顯謙說起此事的時候,也心有余悸,道“這次妾身倒是多虧了明宣了,還好父皇沒有怪罪,否則妾身真的無言見您與明宣了!”
徒顯謙安撫道“不必這么說,我和明宣都不會怪罪你,只能說這次疏忽大意了!”
太子妃見徒顯謙沒有怪罪自己,心中松了一口氣,但對此事的始作俑者徐氏,真是厭惡到了極點。
想到徐氏,太子妃毫不諱言,道“殿下,妾身想放一些到了年紀的宮女出宮,為父皇祈福,徐氏那邊的奴才伺候的也不成樣子,妾身也想一道放出去!”
徒顯謙不意外太子妃殺伐果斷的模樣,這皇宮之中的危險更為致命,若是不解決,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重演。
而且太子妃顯然是想斬斷徐氏在宮中的臂膀。且徐氏也觸及到了自己的底線,徒顯謙點了點頭,道“這些你自己做決定就好,徐氏那邊,也不用顧忌。”
徒顯謙不太相信徐氏有這般頭腦,狠狠地算計了明宣與太子妃一把,但這次未免太過巧合,又在太子妃身邊抓到了徐氏的人手,不管是徐氏真的是幕后黑手,還是說有人借著她的手針對太子妃與明宣,徐氏都不無辜,這般情況下,讓徒顯謙因為與徐氏之間的那點情分放過她,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太子妃見徒顯謙對徐氏并無留有情意,心中也松了口氣,雖說當年徐氏之所以被提為府里唯一的側妃,只是因為諸多巧合,太子對徐氏并無什么另眼相看之意,但是這么多年下來,太子對待徐氏未嘗沒有情分,太子妃并不希望徒顯謙真的對徐氏手下留情。
得了徒顯謙的允許,太子妃開始針對徐氏,順帶清理東宮,之前太子妃只把自己身邊的人清理了一遍,這下已經擴及到幾乎東宮所有人,一時間東宮人人自危。
太子的諸多妾侍們,包括已經被禁足的徐氏,都不禁回憶起了當初太子妃剛進七王府時的雷霆手段,若非后來因為世子的緣故,太子妃才變成如今賢良的模樣,可這不代表太子妃真的改了性子,這次顯然把太子妃的本性都暴露了出來。
太子妃這次收獲著實不小,不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