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明白了建元帝說這些話的原因,謝絳慶幸自己沒摻和進天家父子之間的矛盾中。外邊那些因太子而利益受損的人還在想辦法離間天家父子的感情,可圣上這邊,竟然先一步對太子妥協,甚至給太子的行動查漏補缺。
連自詡了解這位圣上的謝絳,都不明白建元帝到底是怎么想的,性子怎么改了這么多?以前那位廢太子可都沒這樣的待遇。
謝絳甚至懷疑,京中那傳的紛紛擾擾的流言中,說圣上最懷念的人是繼后,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若是假的,如今圣上對待太子的態度未免太好了,可若是真的,圣上甚至沒給太子的舅家封承恩公,這未免讓人萬分疑惑。
想道太子的舅家,繼后的娘家人,謝絳頓時止住了想法,暗自警告自己不要探尋其中的內情,當年繼后娘家敗落的詭異,誰知道里邊有多少隱秘的事呢?沒看如今七王成了太子,也沒為舅家張目不是嗎?
等謝絳離開后,明宣低著頭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明宣為難祖父了!”
建元帝看的出自己孫兒的愧疚,灑然一笑,道“祖父并不為難,是祖父與你父王為難你了,你夾在祖父和你父王之間,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已經難為你了。”
建元帝心里是真的這么想的,原先他并沒重視明宣的話,但是聽完以后,只覺得十分妙,不能說明宣提出的想法有多精妙,但這恰恰證明了明宣敏銳的眼光,知道矛盾在哪里,就著手解決。
如今太子初初上位,想要弄出一副新氣象,那些尸位素餐的老臣們自然容不下,可偏偏那些人又是他的老臣,又有人在從中作梗,太子又不肯讓步,明宣也無意中卷入其中。
建元帝其實看的清楚,如今這些尸位素餐的老臣們,難道真的一點能力都沒有嗎?當然不可能,不然他也不會提拔這些人,其中可能有幾個真的沒什么的本事的,但這樣的人是真的不多。
太子想要滌清朝堂,想要任用新人,就是建元帝也認同。因為建元帝當初也是這么做的。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老臣們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他們倚老賣老,不愿眼睜睜瞧著被太子奪走權力。
太子又是不服軟的,自然被這些老臣們針對,太子眼里也更認為這些老人尸位素餐,可那些朝廷上的老臣們真不是吃素的,太子想要提拔的新人,雖然有做事的朝氣在,但手段未必能敵得過這些有心設計的老臣們。
太子也對此心知肚明,也就更不愿意服軟了。而建元帝自個,心里除了有些對太子的忌憚,被那些老臣們利用以外,也不得不說,他這個所謂一言九鼎的皇帝,其實也控制不了人心。
就是建元帝自己,也沒有把握讓那些老臣們退位讓賢,俗話說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看見太子這么激烈的手段,那些老臣都聯合起來,就是他也招架不了。
這點自己和太子能看出來不算什么,而明宣能看出來并善用這一點,真的出乎建元帝意料了。
明宣的提議其實是給那些老臣們一些甜頭,補足太子太過剛硬的手段,剛柔并濟才是正道。其實就是明宣不提,建元帝心里早有了主意,是想著給太子指幾個老臣勛貴里的側妃,好緩和關系,只是明宣的想法好像更好。
但凡是有眼光的人,都該清楚,家族是靠子孫成器才能長久的,只有那些短視之人,才覺得靠女人姻親的本事上位是好事。建元帝也覺得明宣這興辦一個學堂的辦法更為緩和些。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建元帝清楚若是這些老臣們后繼無人,只靠著女人上位,不上進的話,太子可不會留手的,但若是能有更多棟梁之才,眼下太子也不會不滿,就是到時下手清算,也不會下狠手。
建元帝私心覺得明宣和太子更親近些,不然這提議怎么這么切合太子的性情呢?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東宮
太子徒顯謙聽戴柯說明宣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