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還不興明宣看不上你手下那些人啊!”
這話一出,太子連忙道“兒臣不敢!”徒顯謙不敢反駁,也不敢說其他的,因為他確實像讓手下的人插手這次建立學堂的事,之前他和建元帝硬頂著也是在背地里的是,明面上他卻不敢沖撞建元帝,除非他真的想和廢太子一樣。
建元帝深深地看了太子一眼,然后又看向被嚇得不敢出聲的明宣,笑道“明宣啊,你如今都要辦差事了,都說名正言順,祖父封你為太孫好不好?”
明宣立時就呆住了,然后反射性的看向一邊的父王。卻見父王只低著頭不吭聲,然后看向祖父。
建元帝心里倒也不是想著離間兒子孫子之間的感情,見明宣為難,也反應過來自己不該這么問,便道“罷了,祖父問你這些做什么?你本就該是太孫,是祖父疏忽了!”
說到這,建元帝忽然想到自己祖父在位時,自己是太子的嫡子,宮中伺候的人已經喚自己為太孫,雖說沒有正式的冊封儀式,但祖父與父親都默認了此事,到了明宣這里,反倒是有些受委屈了。
建元帝想到這對太子不滿道“明宣本就是太孫,你還讓人稱他為世子,知道的人以為謹慎,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對明宣不滿呢!”
太子聽到這話也是一愣,忙道“是兒臣疏忽了,只是當初義忠王兄那也沒有先例,所以兒臣”
義忠親王乃是廢太子如今的稱號,驟然聽到,建元帝還有些陌生,反應過來后,也忍不住想到了廢太子,心情更是不好,便對太子劈頭蓋臉的罵道“那能一樣嘛?明芹明榮兩個都是庶子,朕原本等著張氏給朕生一個嫡長孫,可誰知那張氏無德,不配生下嫡長孫。明宣又怎能等同?他是你名正言順的嫡子,太孫的稱呼又有何不可?你這般委屈明宣,是不是想著徐氏肚子里那還看不出男女的孩子?”
這話一出,就是太子也唬了一跳,他恨不得指天發(fā)誓,對建元帝說自己的無辜,只是太子也知道,這是建元帝在宣泄心中的不滿,就像是那些老小孩一般。
太子不敢反駁什么,只保證道“父皇,兒臣這么些年,只明宣一個兒子,如何愿意委屈他?至于徐氏那里,兒臣早已和太子妃商量,無論徐氏生下的是男是女,都抱給太子妃撫養(yǎng)。”
見太子還算誠懇,建元帝心里的火氣也消了大半,然后指著明宣對太子道“你不要怪朕咄咄逼人,也不要遷怒明宣和太子妃,咱們大周自立國起,都是嫡子繼位,若是從你這變了,朕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且明宣這等聰慧,你若是還不滿意,那就是私心過重了。嫡子繼位的好處誰都看得出來,世人都說皇家是最不講規(guī)矩的地方,可讓朕說,皇家才最該講規(guī)矩。
若是因皇家繼承之事引得天下大亂,那因果都會背在皇家身上,你背不起,朕更是背不起。”
建元帝想到當初為廢太子做的一切,忍不住喟嘆,道“義忠他就是私心太重,只因偏愛側妃,就非要讓明榮上位,就是沒了逼宮之事,朕也擔心他會毀了這大周江山。你莫要步了后塵!”
太子對建元帝的話全盤接受,但有些卻不能茍同,他對明宣其實才是私心過重,這么些年,他一直控制著后院里的子嗣,只有明宣一個子嗣,就算是太子妃,他也不想讓她生下一個兒子,因為這般對明宣才是最大的傷害。
明宣若是有一個同母的弟弟,即使再如何聰慧,他從小時就孱弱的身子怕是根本不會被自己的父皇看上眼。這點徒顯謙再清楚不過了。
要說明面上即使對廢太子最為喜愛看重的父皇,其實才是真的為了大周江山著想,寧愿把廢太子給廢了,也要保住江山。為了大周的傳承,他對明宣也盡心教導,要知道在父皇這里,身邊長大的明芹明榮難道真的比不上明宣這個幾乎沒怎么見過面的嫡孫更親近嗎?只不過是父皇覺得,為了大周江山,親近明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