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入學考核舉行的十分匆忙,并不完美,可明宣卻也沒泄氣,畢竟這次各方面都很倉促。比起自己的差事辦的完不完美,明宣更注重的是這次考核中考生的表現。
那些試卷按理說不該明宣插手,明宣表面上也沒那個資格做審卷官,畢竟他才不過多大,這次的考生一開始可是要給他做伴讀,隨他一起讀書的,可也沒人質疑明宣的資格,誰讓明宣是太孫呢?
明宣倒也沒插手太過,畢竟這也太不給那些名義上的審卷官的面子了,只是對考生的考卷,明宣還是要過目的。甚至為了防止被人動手腳,明宣把所有考生的卷子都看了一遍,只是讓明宣有些失望的是,也許他一開始報的期望太高,這些試卷中優秀的雖然不少,但都中規中矩的,明宣猜測,估計這些人事先做了不少準備。
再細細對照著各自的家世背景來看,明宣驟然發現,他能看得入眼的人,竟然都各有自己的背景,有些人看似家世并不顯貴,但與朝中某個大臣是同族,在這個以宗族為重的年代,顯然這種關系十分親近了。
明宣對著這些結果,只能挫敗的嘆了口氣。明宣原以為自己做了不少措施,能讓那些出身寒微的人才冒頭出來,可結果證明,他這點小聰明,怕是根本瞞不過這些在朝堂上的老狐貍。
太子瞧著明宣雖有些喪氣,但仍然保持著堅定的表情,問道“明宣,你確定就這么做了?不再更改?”
太子見自己兒子被人算計以后,竟然平靜的接受了這個結果,不由有些擔心和好奇。沒人比太子更清楚,明宣這陣子有多用心,因為受自己影響,希望不被受到蒙蔽,伴讀也要盡量接觸各個階層的人,不分貴賤,不拘一格降人才。
可是在這次看似十分盛大的入學考核中,明宣會發現,最后勝出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背景,在明宣沒發現的時候,那些寒門出身的人早被擠了下去,甚至讓人挫敗的是,在試卷上他們大多沒有作假。
明宣似是明白父王對自己的關心,微笑著說道“父王不用擔心,孩兒早先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畢竟就是孩兒自己,也是受父祖余蔭,怎能阻止臣子們不為子孫打算,反而為他人鋪路呢?這只是孩兒的一個嘗試,雖說失敗了,但孩兒從中吸取了不少的教訓,也看清了很多事情。”
見明宣似乎真的明白過來,太子也不好再說什么,只是有些心疼明宣,說道“明宣,你是你,父王是父王。父王之所以重用寒門士子,也只是父王的想法,你若只是不想父王傷心,就一門心思只重用寒門士子,那就是入了魔障了!”
太子真的擔心明宣會養成偏見,甚至太過過火,引火燒身,太子不由想到那位開創科舉的隋煬帝,他手段太過激烈,反倒迎來了世家的反擊,讓李唐撿了便宜,雖然隋煬帝當初摧毀世家的想法已經得到實現,如今已沒有了世家,可如今坐天下的不是隋朝楊氏,而是他們徒家。
太子甚至后悔自己平日里太過冷硬的手段讓明宣耳濡目染,讓明宣走了邪路。
明宣卻搖了搖頭,看著父王問道“父王,那你為何這么著急呢?是不是在為孩兒鋪路?”
太子聞言一愣,他沒想到明宣竟然看出了自己的用意,太子雖感動明宣的一片孝心,卻無奈的笑道“明宣,父王雖有意為你鋪路,可父王也有自己的抱負,你祖父在位的這些時日里,算得上是圣明了,但治理天下總不會這么簡單,你祖父對功臣總是十分優待,對功臣子嗣也十分優待,坐視他們如同蛀蟲一般掏空了國庫,你知道國庫里如今幾乎已經能跑老鼠了嗎?”
明宣聽了也是愣住了,問道“父王,你是說國庫已經空了?是因為祖父允許臣子向國庫借錢的原因嗎?”
太子點了點頭,又搖頭道“不全是,你祖父也是有底線的,只是再這么下去,以后哪里出了天災人禍,朝廷都無力賑濟災銀了,而且朝廷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