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什么事,外人可不知道,孫兒不想因為這些事非議學院。
畢竟都有這么多紈绔了,比之那謝志汧混賬的紈绔絕對少不了,祖父您難道還要把這次通過考核的人里一半都要除名嗎?”
建元帝簡直要爆粗口,當然這只是明宣心里想象的,自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到現(xiàn)在的建元帝對那些粗俗的語言一直敬謝不敏,但建元帝的表情就是這樣的。
建元帝當然看得出明宣的不滿,也知道明宣在學院錄取學生時,恨不得把其中一半人都踢出去,然后擇選其他家世沒這么好,但是品行優(yōu)秀有學識的人。可是不只朝堂那些人找到了入學考的漏洞,讓一干紈绔竟然也擠占了不少名額。
建元帝自個也只是覺得明宣的反應有些苛求了,畢竟都是為朝廷立功的老臣,優(yōu)待一些也是應該的,太過苛求豈不是會讓人非議皇家無情。所以只是沒有說出口罷了,但今日明宣頂嘴的話,無疑是證明了明宣的不滿。
建元帝無言以對,辯不過孫子,只能舉手投降,而明宣也退了一步,讓謝志汧遲一年入學,略作懲罰。
其實明宣這么做的目的在于,他雖然接收了一批紈绔,也比較有信心把這幫紈绔整治好,最起碼能讓他們知道害怕兩個字怎么寫,不要無法無天的,把國法示之于無物。
但明宣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收攏一批人才,謝志汧那個人既然能考中頭名,才華是有的。明宣不可能在一堆紈绔子弟都能考中的學院,把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因為一些不方便說出的理由給趕出學院。
要知道這求知學院第一次招考學生,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報考那是因為有成為他這個太孫伴讀的刺激,下一次招考的時候,若是被人覺得學院只把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绔當做重點,而不重視才華的話,就是有他這個太孫,對學院也沒用。
那些貧寒家庭出身的聰穎之人,哪里還敢報考學院呢?所以即使為了樹立一個招牌,明宣也不允許這第一屆入學的學生出什么岔子。謝志汧他必須保定了。
當然這話明宣為了志淵的感受并未多說,免得志淵多想。
191949047613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