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說,此事有了眉目,心中也松了口氣,他雖然不懷疑明宣在騙他,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權威人士沒有質疑才是好事。
然后叮囑太子道“這等大事,須得有足夠的人手前去見證,等明日早朝時,挑選朝中重臣,作為欽差,帶領各位大儒前去彰德府,莫要出什么岔子。”
太子忙道“父皇放心,兒臣記得了,不如父皇派一隊禁衛軍陪同前往,且兒臣覺得還是等彰德府那里再調查一番,才是穩妥的辦法,雖說有消息稱那樣的龍骨在彰德府并不少見,但還是先確認一番,不要鬧出什么笑話。”
建元帝點了點頭,道“你這是老成謀國之言,這等事,短時間內也不容易做成,你也不要心急,慢慢辦此事便是了!”
甲骨文再鬧的沸沸揚揚的,但終究還是離人們的生活太遠,畢竟就算真的是一種文字,也是上古時的文字了,除了作為朝廷文教大興的證明以及少數專業人士對此十分關注外,還有那些懷疑這種文字與仙人有關系的腦洞大開的人,其他的都已經把注意力挪到了其他事情之上、
如今京中最熱門的新聞便是太子妃興辦女子學院的事情。
即使沒有明說,大多數人也都清楚,這是另類的選秀,還是為太孫創辦的選秀。除了少部分人沖著太孫來的以外,其他也有認為若是一起和未來的太孫妃去女子學院,被太子妃教導,對將來女子嫁人有莫大好處。
故而大多數閨秀不約而同地都報了名。因為事先太子妃并未說年齡的問題,所以其中報名的人里,年齡最小的是林海之女,五歲的林黛玉外,還有年齡最大的到了十七歲,幾乎都已經是嫁人的年紀。
而且據太子妃知道的,那幾位年齡最大的幾位閨秀,實際上都已經定了親,至于為何還要來女子學院,只能說她這個太子妃,未來的皇后還是有不少吸引力的。
至于為何太子妃會知道這些,還是因為這些閨秀的長輩們通過各種途徑送來示好的,以這個舉動表明支持的意思。他們這些人未必是需要被太子妃教養看過的名頭,但是為了不讓太子妃心生不滿,必要的行動還是要有的。
作為被討好的太子妃,她心中也是哭笑不得,她在見過明宣辦的學院以后,再加上出身襄陽侯府,勛貴出身,父輩又經過科舉入仕,作為這一輩的嫡女,太子妃是被精心教養過的,以前因為嫁給皇家,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本性,相夫教子。
但是到了現在,太子妃心中也有了自己的追求,尤其是太子不反對的情況下。
故而太子妃也有心培養一些優秀的學生的想法的。
不過對于這種明擺著在學院待不了幾天的閨秀們,太子妃也沒有拒絕的意思。
而其他人,不管年齡大小,太子妃其實也看不出好壞來,且太子妃也明白,女子學院不同于明宣那種學院,報女子學院的人都是大家閨秀,他們的名聲十分重要,若是一開始肆意評判,怕是要得罪一大批人。
而且太子妃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把這些閨秀們分出個高低來,索性也取消了考核。
至于入學的標準還是設立了,只要家世清白,繳納足夠的束脩便可入學就讀。這個束脩并不算多,但也不少,太子妃可不想讓自己的學院入不敷出,好歹能維持女子學院的運行。
學院里按照年齡分級,教導一些女子必備的技能。太子妃還參考了明宣選修必修課的分類,還特意找了一些才華橫溢,或者精通琴棋書畫等的女夫子教導諸位女學生。這個是選修的課程。
甚至太子妃為了不被人詬病,特意把太子幾個庶女拘到身旁,等學院開學時,讓幾個庶女在學院讀書,此事太子妃特意請示了太子,得到允許之后,才這么做。
191949047207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