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這是防盜章!
也是因此,太子特意下令,王府上下不許再做這些點心,連太子也不再吃這些點心。
也是自那以后,太子忽然想起,自己實在太過疏忽,之后太子便把明宣帶在身邊親自教養,不管什么事都不肯假手于人。
但從那起,明宣似是被刺激了一般,還對他說,誰說女子不如男,他要證明即使是女兒身,也不是孫氏口中那樣,只能相夫教子的。
當時太子下意識的反對,但看見明宣受傷的眼神,立馬止住了,安慰明宣一定比任何人都強。
好不容易安撫住明宣,太子和太子妃說起這事的時候,太子妃幽幽地道“王爺,您是不是忘了,咱們明宣本就是男兒身,只是扮作女孩罷了,孫氏不知道也就罷了,您怎么也這么想?”
太子那時才頓時反應過來,之前忘了什么事。
之后太子就開始支持明宣那套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說法,畢竟有批命在,他不能告訴明宣身份,只能用這種方法教導明宣,省的讓明宣真的變成一個女兒家。畢竟明宣是他唯一的兒子。
此事過去了多年,誰知道孫氏曾做過的點心又出現了呢,還直接送到了明宣面前,這足以說明孫氏的事情還沒完呢!
在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太子妃已經開始了行動,把涉及到此事的人都一一調查。
這事其實也好調查,因為經手這些點心的人就那么幾個人,很快太子妃便調查清楚了。
這事其實和廚房的人無關,他們把太子妃吩咐要做的點心做好以后,就交給了太子妃派來的太監。而這個太監,卻在中途偷偷換了點心。
太監這個群體,在皇宮中比較特殊,也不屬于太子妃的管轄范圍,所以太子妃對太監的信任其實很有限。但問題是出宮給明宣送點心,這種事情最好還是太監做,宮女不得無故出宮的。
太子妃自己不想招惹是非,出這個風頭,所以行事一直很規矩。不過今日的事情讓太子妃心中有些后悔,不用自己的心腹宮女,反而讓太監做這些。
而且太子妃也沒想到,這個從王府里帶來的太監,竟然和孫氏還有聯系。
據這個叫梁三的太監的交代的事情,孫氏還在王府時,竟差點和梁三結成了對食,只是后來孫氏被趕出王府,這事情才不了了之。
只是孫氏離開王府以后,梁三還記著舊情,送了孫氏不少盤纏。只是多年以后的今天,孫氏竟然又找上門來。
而孫氏之所以找上門,據說就是因為她的老家發了大水,無奈之下來京城投奔的。至于為何這般拐彎抹角,據梁三所說,是孫氏覺得當初把小主子當做女孩養育,雖然不知情,但是冒犯了主子,就想著先取得太孫原諒,勾起舊日的情分來,才敢面見太子太孫。
當然梁三也交代了孫氏如今在那,太子也吩咐姜琦過去把人帶來。
聽到這話,太子沒說什么,但太子妃聽了卻冷哼道“她倒是摘得干干凈凈,當年沒給她計較,她難道還以為是功臣不成,不說別的,明宣自打那以后,就性子大變,若非您和妾身費這么多心思,如今明宣會變成什么樣還不一定呢!”
太子一聽,也覺得太子妃說的有理,別看如今講究三綱五常,對待子嗣都是嚴父教導,不用講究什么辦法教導孩子。但在教導子嗣上面,也有忌諱和特殊的辦法的。
尤其是那些傳承多年的世家大族,即使沒有明說教養家族后嗣該如何如何去做,但他們世代相傳的做法隱隱有自己的道理,不然同樣年紀的少年,除了家世智商方面的差距,怎么會有人上進,又有人是紈绔呢?
太子直覺若是任由孫氏動作,明宣不是變成一個唯唯諾諾的軟柿子,就是被孫氏給逼瘋。
太子只要代入到自己身上就覺得不寒而栗,對兒子更是心疼不已。
說白了太子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