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哭訴道“原來是姜大人,您這么說太冤枉我了,我非是要敗壞殿下名聲,只是婆子我家里實在過不下去了,老家發了水災以后,只能逃出來,好不容易逃到了京城,走投無路之下,只能來求小主子,給婆子一口飯吃。”
孫氏說的悲切,旁邊的人見了都心生憐憫,可姜琦面上卻仍是一副鐵石心腸的樣子,冷哼道“你倒是能耐,走投無路,衣食無著?若真是如此,本官找你找了好幾天,怎么都找不著你?你倒是神通廣大?”
因著點心的事情涉及到宮闈之事,姜琦沒有說出來,但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姜琦也不想讓這個孫氏損害太子和太孫的名聲。
而孫氏卻好似聽不懂一般,只滿臉感動地問道“姜大人,原來您在找我,是殿下還記著我這老奴嗎?老奴竟是不知,真是該死!”
說完這話,旁觀的大多數人都只覺得孫氏是個實打實的忠仆,而只有少數人注意到,訓練過他們的姜琦姜總管,臉色更加陰寒,心中懷疑其中有什么貓膩。
姜琦不耐煩讓孫氏在大庭廣眾之下惺惺作態,又見學院中無人出來,猜測是太孫怕是沒在學院,便決定要快刀斬亂麻。
姜琦沒有和孫氏說話,只是看著周圍圍觀的學子們,大聲呵斥道“看什么看,該出的出,該進的進,閑著沒事干就繞著學院跑十圈!”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如同驚鳥,飛快逃走,生怕留下被曾訓練過他們的嚴厲師傅給逮住,加以懲罰。
很快這里就門庭冷落,只余下幾個侍衛和姜琦孫氏。
孫氏趴在地上,看著姜琦的威風凜凜,心中卻如同被毒蛇噬咬一般,疼痛難耐,但面上仍一派凄苦老婆子的樣子。
孫氏想著那個人告訴她的話,心中更是堅定了要抓住眼前的一切。
而姜琦卻沒心情和孫氏磨牙,也知道孫氏狡詐,直接讓幾個侍衛綁住孫氏,帶到了一輛馬車內。
孫氏掙扎著要出聲,姜琦直接拿東西堵住了孫氏的嘴,然后眼不見心不煩的從馬車里下來,對馬夫說道“跟著本官,去東宮。”
等再見到太子時,姜琦發現太孫與太子妃同樣也在東宮的花園說話,一時不知道該不該打擾。
明宣眼尖看見了姜琦,便揮手讓姜琦進來。姜琦無奈,只能上前請安。
太子見了姜琦,心中便有了數,問道“找到孫氏了?”
姜琦遲疑的點了點頭,又道“啟稟殿下,孫氏她不知怎么回事,竟是找到了學院門口,不少人都看見了。”
一聽這話,太子妃頓時嚴肅了不少,問道“孫氏在求知學院門口做了什么,你一一道來!”作為女人的直覺,太子妃不認為孫氏只是無緣無故去找明宣,更別說先前孫氏便很可疑。
姜琦聞言看向太子太孫,太子見姜琦似是表情不對,心中一沉,只揮手示意,道“孫氏都做了什么,不許隱瞞。”
姜琦聽了只能把先前孫氏在學院門口的對話一一說了出來,甚至連他沒去之前,孫氏說過的話,也讓當場看見的屬下給幾位主子說明。
等姜琦說完,園子里頓時靜悄悄的,氣氛十分凝重。
出乎姜琦意料,最該惱怒的太孫,卻是一片云淡風輕,說道“父王母妃不必擔心,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孫氏這般作態是何原因,咱們不如見招拆招得了。孫氏肯定是有問題的,還不如從孫氏身上,找到她背后的人是誰。
這般喜歡算計咱們的,肯定不是什么小人物。”
這話一出,首先反對的就是太子妃,太子妃皺著眉說道“這孫氏當年就擅長惺惺作態,把我和你父王瞞了過去,如何能留她,還不如直接處置了,省的出什么意外。”
明宣聽了勸道“母妃不用擔心,如今孫氏已經暴露其真面目,只要小心防備就是了,畢竟明刀易躲暗箭難防。而且若是母妃擔心,不如將孫氏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