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前院書房
去接賈璉回來的林管家來到這里,對著對面正在揮毫作畫的男子說道“老爺,奴才已經把璉少爺接回來了,璉少爺正在和太太說話。”
對面這男子正是林海,他輕輕放下筆,表沉靜,問道“路上可有什么差池?”
林管家道“老爺放心,并無什么差池,奴才一直讓小廝在碼頭盯著,得知有官船快要到的時候,便帶著人趕到了碼頭,可巧,到了那,璉少爺乘坐的官船也到了碼頭。”
聞言林海點了點頭,他道“無事就好!”
說畢林海沒有再問話,又揮毫作畫,綴上了一首小詩,才又放下毛筆,拿起一旁備好的絲帕,擦了擦手。
林管家見狀連忙奉上一杯茶,讓林海解渴。
林海接過以后,飲了一口,放下了茶盅,問道“林管家,你瞧著賈璉子如何?”
林管家道“老奴不敢肆意評價主子,不過老奴說句托大的話,這位璉少爺與原先聽老爺說的不學無術實在不同。”
“哦?”林海聽了發出疑問,“怎么個不同?”
“老奴倒也不是說璉少爺有天縱之才,只是一路上,璉少爺說話言之有物,雖生有些跳脫,但這個年紀的少爺正是活潑的時候,倒也不礙什么。至于再多的,老奴就看不出什么了!”
林管家老實的回道。
林海聽了也不由重視起來,林海知道,自己這個管家當初是自己的書童,只是有些愚笨,但所幸還算勤奮,一學識算不得什么大才,但起碼說也有一個秀才的水平。
能讓林管家說一聲言之有物的評價,可見賈璉確實有幾分能耐。
林海卻不喜反憂,他以往知道有關榮府眾人的況,多半都是夫人賈敏的評價,而夫人賈敏卻是從榮國府老祖宗賈母那里聽到的。
可賈璉卻偏偏與賈母所說不同,不管是賈璉之前有意藏拙,還是賈母偏心不喜大房,兩者都不是什么好事。
當然林海不是沒考慮過賈璉這陣子才上進,但這種可能太小,林海直接忽略了。但他卻不知,錯過了真正的原因。
畢竟林海也不知道,求知學院的況并不同于以往那些學院,如今求知學院在京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便是,學院里學子們好似是吃了靈丹妙藥,不管原來底子有多差,進了學院這么久,也能有不俗的進步。
作為親戚,林海深知,榮府的況很容易影響到自己,也不想和榮府真的了斷糾葛。
他族中人丁凋零,也沒有特別親近的人家。可以說,榮國府是他最為親近的親戚。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與榮國府交惡都不是好事,可偏偏榮國府的況又太過復雜,他一時真不知該如何下手。
這些頭痛事兒林海暫時放下,準備見一見賈璉再做下一步決定。
到了傍晚,林海從前院來到了賈敏這里。
因著賈敏是女眷,且生下孩子以后一直在修養,所以用膳時,賈敏隔著屏風在里邊用膳,而賈璉和林海坐在一桌用膳。
賈璉面對林海時,有些緊張,不知道該說什么。
要說起來,賈家的父子關系一向不怎么樣,比如賈赦賈璉,賈政賈珠,唯有隔壁寧國府的賈敬,大概因為是文人,倒是脾氣不錯,可再好的修養,遇到賈珍那種不開竅的紈绔子弟,根本控制不住脾氣。
但是像林海這般對待親戚家子弟的態度,自然不可能如此粗暴,而且林海的形象是標準的文人士大夫,不說別的,來源于修習多年的儒家君子之風,就能讓見到的人如沐風。
所以在林海溫聲詢問賈璉一路上的見聞,接著又詢問他的學業時,賈璉根本沒有面對賈赦時那般緊張。
在林海的詢問下,賈璉一五一十的把自己路上的事告訴了林海,但所幸,賈璉還記得來之前對林府的誤會,到底警醒著沒把這些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