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著遮掩消息把勇王對著太孫說的話瞞過去的勇王世子,這會兒反倒放松了監管。
一時間,老勇王見太孫,口稱太祖陛下的事情傳遍了京城。
說實話,當初那位太祖陛下在民間的聲名可一直很是好呢,又有太祖陛下早已得道成仙的典故在,故而所有人都說太孫殿下得了太祖的點化。
還有人說,太孫殿下前世乃是太祖在天上時跟前的靈童弟子,來下凡積累功德來了。
反正各種傳聞沸沸揚揚的,很是熱鬧。
而知道內情的人卻更有思量,其實明宣長相類似太祖陛下的傳聞一直在宗室和勛貴大臣們中間流傳,原本大多數人都不信,但是老勇王這么一番作態,反倒是佐證了這個傳聞。
眾人紛紛做眾人獨醉我清醒的態度,高高在上的聽著民間流傳的各種流言蜚語,心中也對這位太孫更加敬畏了。
雖然那些流言是假的,但太祖陛下可是真神仙,這古代講究為尊者諱,平白無故的,有一個長相類似太祖陛下的太孫出現,誰也不認為只是巧合。
甚至高門大院還有人流傳,說會不會是太祖陛下與太祖皇后飛升以后,再天上又添了一位仙童,當然這話也沒比外邊那些流言蜚語高明多少,但還真有不少人信了。
因為有人還重提當年玉真仙人飛升之時,說太孫殿下竟然拒絕了玉真仙人的邀請,不想修仙。
這個流言因太過荒謬,很多人都覺得是誤傳,但結合如今這個傳聞,若太孫殿下本就是天上仙童,來人間只為歷練,積累功德呢?
這么一想,好似就能想通了。
一下子這些人對太孫的態度愈發狂熱與敬畏,甚至有些原本站在太子臣屬對立面的人都紛紛嚇得辭官,生怕將來被圣王仙童清算,死后也不得安寧。
而這京城中,還有一個被眾人遺忘的關鍵人物,就是前廢太子,如今的義忠親王,他得知這些以后,忍不住酸溜溜的對左右道“老七就是贏在有個好兒子,不然我怎么會輸?”
這話流傳出去以后,眾人的態度更是火熱,而寧國府的賈敬,想到自己的那位未來孫媳婦,似乎有幸和太孫長相類似,偏偏又不是太孫親姐,便叮囑兒子孫子,道“秦氏有幸能與太孫長相類似,不可輕慢,知道嗎?”
賈蓉還是小孩子,不懂這些,賈珍卻是對自家兒子十分羨慕,說不得兒子娶得這個是仙女呢!
當然賈珍如今知道的越多,也越發敬畏,像原著那樣,輕薄秦氏的事情自然不會發生,明宣也不會想到,這個令自己頭痛的流言,竟然也算是無意間解決了紅樓一大丑事。
此刻的明宣其實有種被火烤的感覺,只覺得一出去以后,面對眾人的視線,渾身上下都不對勁。
明宣甚至想起了勇王府當時察覺的不對,他直覺是老勇王故意做出了這么一場戲。
而讓明宣無語且奇怪的是,自家父王和祖父對此不但一點生氣的意思都沒有,甚至還有心思聽太監們講這些各種版本的流言。
最過分的是,建元帝大概是閑著沒事干,還對明宣評點這幾版流言里的問題和不對勁,還有心學民間把此事編成戲折子四處傳唱。
這讓明宣的認知受到了極大的困擾。難道這古代皇室里一點都不忌諱父子兄弟爭權嗎?
顯然不是,再結合當日父王忽然讓他去勇王府探望老勇王,好似自己一步步的踏入了祖父父王與老勇王的算計當中??!
明宣又不傻,他想到關鍵處,靈關一閃便明白了。
故而心高氣傲的明宣頗有些受不住兩個老狐貍和一個中年狐貍的戲弄,便雄赳赳氣昂昂的朝著大明宮問罪去了。
到了大明宮,建元帝似乎是知道明宣的來意,笑了笑,對明宣的憤怒表情表示毫不在意。
而明宣又不是小孩子,自然猜得到父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