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操心,那個嫣兒心思大了,不值當你去記掛,專心學業,不要讓父皇母后擔心可好?”皇后耐著性子給明宣說道。
明宣一早就清楚,自家母后是標準的封建時代的世家大婦,但也十分縱容自己,對自己十分疼愛呵護,母親這個角色她做得很好。
但是此刻,明宣才終于明白,其實自己的思想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那些他以前習以為常的,只會被認為叛逆不尊禮法。
往日母后縱著自己,大部分原因其實還是因為自己是兒子而非女孩,以往他根本看不到這點,但也并非無跡可尋。
明宣想到母妃辦的女子學院儼然成了自己選妃的地方,而非他想要的讓女子立起來的地方,還有自己那幾個庶姐妹們鵪鶉一般的性子,身為公主卻也沒什么存在感,哪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心中的憋悶也無處可訴。
明宣的性情如何,皇后如何不知,畢竟是她親手撫養長大的兒子。
但皇后卻認為此刻正好改改明宣的性子,也沒順著安慰明宣,只是說起了有關明宣侍妾的事情。
皇后饒有興致的讓人呈上了不少適齡少女的資料還有畫像,讓明宣選人。
明宣卻沒有那個心情,他想到了嫣兒,他甚至懷疑,嫣兒如今的處境是母后一手為之的。
其實也不奇怪,明宣以前扮作女兒身,母后雖不愿自己接觸太多陰司,有意縱容他調皮搗蛋,即使名聲不好聽也不要緊。
可他絕非老實孩子,那些該了解的,不該了解的,有關這個時代后宅陰司,其實都很清楚,別的不說,以前的七王府并不是世外桃源。
可以說在這一世,明宣的情緒從未如此憋悶,他即使在父皇和祖父那邊,也沒受過這樣的氣,面對一向疼愛他的母后,明宣也忍不住爆發了。
“母后,您不要把我當成不懂事的小孩子,我早說了,不想要什么侍妾通房。”明宣耐著性子,臉色卻不太好看。
皇后心里也有火了,她自認一心為了兒子考慮,明宣這個態度實在傷了她的心。
旁邊伺候的女官見此忍不住維護自家主子,“殿下這是說的什么話,皇后娘娘這陣子為了您選妃的事情,忙的焦頭爛額,您怎么這個態度?”
明宣聽到這話,心中本能的不喜,正要訓斥,卻忍不住苦笑,其實他早就改變了許多。
明宣心中思緒如同亂麻一般,抬頭看向自己的母后悲傷的表情,不知所措。
“母后,還請您不要生氣,兒臣不知道該怎么說好,但請您相信,兒臣并非不孝,只是兒臣心中有自己的堅持,還請母后見諒。”
說完明宣便告辭離開,留下的皇后顫抖的手指著明宣離開的方向,十分傷心,對旁邊伺候的女官道“本宮,本宮難道做錯了嗎?他說那樣的話,究竟有沒有把本宮當做母后啊!”
這話一出,皇后身邊伺候的人立馬驚慌跪下,這話可不是小事啊!
要知道皇后這幾乎是明白指責太子不孝啊!本朝以孝治天下,若非皇上僅有太子一個兒子,僅憑這指責,都可能造成東宮動蕩,朝中議論。
更別說皇后娘娘乃是太子生母,這種話傳出去,太子的名聲怕是要壞了啊!
他們這些做奴才的如何敢夾在中間呢?
而剛才忍不住指責太子的女官都渾身是汗,滿臉驚慌。畢竟此事若真的鬧大了,她這個敢插嘴的奴才只會成為炮灰,此時她后怕不已。
正在這時,門外一聲呵斥傳來,“明宣如何,你這個母后不清楚嗎?何必說這樣傷人傷己的話來?”
隨著聲音進來的儼然是當今圣上,徒顯謙。
皇帝一進來,殿中所有人均起身行禮,唯獨皇后面色仍不好看。
皇帝見此暗嘆了口氣,然后揮退了眾人,才坐下道“皇后,關于明宣的事情,我們該好好談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