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把帕子收起來。
“你著急什么,父皇并不忌諱生死,再說只是有感而發罷了!”皇帝瞪了明宣一眼,然后一副中氣十足的模樣,讓明宣稍稍放下了心。
不過明宣還是在心里留下了痕跡,以后想必會多關注一些皇帝身體的情況。
皇帝又提點了明宣一番,才放明宣回去。
而剛回東宮的明宣還沒把椅子坐熱,坤寧宮那邊,又有人來。
是來給太子送東西的!
坤寧宮總管太監姓秦,他一臉笑容地給明宣請安,身后小太監舉著一個紅檀木的盒子頗為精巧,舉到明宣面前打開。盒子中有個扇套和香囊,頗為精致。
“殿下,這是娘娘著人送來的,說是安平侯府晉上的,還請殿下您瞧瞧!”坤寧宮總管太監強調道。
這話一出,明宣哪還不明白,自家母后這是成了紅娘。
一時之間,明宣鬧了個大紅臉。匆忙的擺了擺手,道“本宮知道了!”
然后又吩咐人從庫房拿出了一柄玉如意,坤寧宮總管太監秦玉也是個有見識的,知道這柄玉如意是太子被冊封時,皇上給的賞賜。
心中便明白了,太子還是十分看重這位未來太子妃的。
“煩勞秦公公差人送到安平侯府,就說是本宮送的回禮。”明宣說道。
秦玉聞言心領神會,忙道“太子殿下客氣了,這是奴才的本分。”
等秦玉回到坤寧宮,向皇后匯報,皇后聽了也松了口氣。
“雖說明宣的婚事有些倉促,但幸好,明宣沒有排斥許家大姑娘的意思,這樣本宮也就放心了。”皇后感嘆道。
這話秦玉也不敢接,畢竟是主子們的事情,不過他從小太監手里接過那柄玉如意,舉到皇后面前,道“娘娘,太子殿下便是讓奴才將這玉如意賞賜給安平侯府。”
皇后瞧了一眼,嘆道“明宣成熟了!”然后示意秦玉收起來,又道“從本宮庫房里,將孝文皇后送給本宮的那塊玉佩找來,一塊送到安平侯去。”
秦玉當然知道孝文皇后是誰,這是圣上生母,太上皇繼后的謚號,這樣的人物送給皇后的玉佩,不說價值,只其中的意義就足夠讓人鄭重以待了。
秦玉便奉承道“娘娘真是大方,想必安平侯府必然感恩戴德。”
皇后擺了擺手,道“大方不大方的,沒什么說頭,只是這宮里宮外謠言太盛,不管對許大姑娘,還是對明宣都不是好事,只盼著你這去賞賜,能堵住那些小人的嘴!”
秦玉想到那些流言蜚語,心中也驚嘆皇后對許大姑娘的看重,心中也慎重了幾分。
等秦玉來到了安平侯府,面對安平侯府的人,態度十分謙和,雖然那位許大姑娘的生父安平侯并無作為,秦玉也知道安平侯府真正的當家人是誰,對著許大姑娘的胞兄更是敬重十分。
等許大姑娘也來了以后,秦玉便詳細的介紹了兩件賞賜的來歷。
特別是那柄玉如意,許家眾人聽說是皇上送給太子的,臉上都露出驚喜之色。
連最為穩重的許家大公子都松了口氣。
他雖然有能耐為妹妹撐起一片天,但妹妹嫁的人卻是太子殿下,若是妹妹能與太子殿下琴瑟和諧,那自然再好不過。
至少太子也表明了意思,不說將來,至少眼下是無人再敢傳那些難聽的話了。
果然不出許熙嚴所料,皇后娘娘給安平侯府送了賞賜以后,京城中消息靈通的人家都知道了皇后娘娘與太子的態度,再無人敢詆毀這位未來的太子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