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離開秦六家又去其他殘疾士兵家里進行撫慰,這些人家基本都在溫飽線以下,有的人是家里有病人沒錢看,一家愁眉苦臉的,有的當兵時間長了幾經離亂,家里已經沒有人只剩一個傷殘老兵孤苦渡日;也有的傷沒有好透又沒有錢治,只能在家里等死。凡此種種李承乾都一一給予撫恤,有病有傷派太醫治療,孤苦無依先送些錢和東西,答應明年再給安排事做,李承乾乾一路走過可以說,一路愁苦變笑顏。
到了中午,太子家令請李承乾回東宮用膳,李承乾看看兩千人的儀仗隊伍,無法在外面解決吃飯問題,就帶著人回東宮吃飯下午繼續撫恤。
傍晚,一行人回到東宮,李承乾和郝處俊進了崇賢館,崇賢館其他人都已經下值。
“太子殿下今天為什么,不追究萬年縣令的責任?”
“有幾家照顧不到也是正常?!?
“恐怕不止幾家吧?我們下午去的幾戶人家明顯是剛被人照顧過了。”
“這就對了,我們去干什么的,不就是為了照顧這些殘疾的老兵嗎?
他們能主動照顧自然最好,這說明他們還怕我這個太子?!?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就是太子殿下,要是太人招厭……”李承乾聲音滿是無奈。
“哼!”郝處俊冷哼一聲似不服氣。
“先生別為這些事生氣,我們要把我們的事做好,今天還得麻煩先生把白天的記錄整理一下,明天送一份去政事堂,送一份給許敬宗。”李承乾淡然道。
“太子殿放心,臣這就去寫。”郝處俊鄭重一禮。
“先生這幾天白天陪同孤王去撫恤百姓,回來你還要整理記錄,另外刻印四書也要先生多費心,家近期要是沒有事的話,你就住在這崇賢館里吧?!?
“得太子殿下看重,臣雖肝腦涂地在所不辭?!焙绿幙≡俅梧嵵匕莸?。
接下來幾天李承乾帶著太子妃不停的在長安城里走訪慰問,而許敬宗主持的輿論戰線上也是力以赴的宣傳太子殿下的“仁德名聲”。
幾乎是李承乾前一天走了幾家,這幾家都有什么困難,李承乾是怎么給他們解決的,李承乾都說了什么話,都有人繪聲繪色地在長安城各處宣講。
東西市、各家酒樓、平康坊,各城門口甚至各坊里,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人宣傳太子殿下的仁德。
長安城里百姓是最樸實的,眼見太子殿下天天在長安城里慰問傷殘士兵和陣亡將士的遺屬,而且所有接受李承乾撫慰過的人家,提起太子殿下無不是滿口感恩戴德,恨不得立時死了以報答太子殿下。
老百姓樸實的分析太子殿下如此仁德之君,怎么會被邪魔附體?
前些天傳出來的謠言自然都是魏王一黨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故意污蔑太子殿下的。
魏王一黨真不是好東西,還有那個張玄素還是東宮的老師呢,真是一個吃里爬外的老匹夫。
面對幾乎長安老百姓的罵聲張玄素是然不懼,他也看出來了近來很多長安城的謠言都是李承乾放出來的。既然是李承乾有意陷害那他就是被害人,他一個被害人還怕被一群愚民罵嗎?
當然這也跟街頭巷議只能影響一些底層百姓不能對官場有所影響有關,要知道在初唐世家門閥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哪個當官在乎過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就徹底轟動了整個長安仕林。
這日長安城天陰欲雪,陣陣寒風呼嘯,普通百姓老縮在家里不出來了。
李承乾的車駕來到一個住在曲池坊的劉氏老婦人家里,根據杜荷整理出來的資料,這個老婦人的丈夫劉大是武德九年突厥吉利可汗攻涇縣時陣亡的,一個兒子養到十七歲時為了替父報仇,貞觀四年隨李靖出征突厥就再也沒有回來。
“啟稟太子殿下